最近我在读《另一种选择》,学到了重要的一课。
以前,当朋友遇到重大痛苦或变故时,我跟她聊天往往会小心翼翼,不敢跟她谈起伤心事,怕让她再度伤心得哭起来——甚至,我会有意无意地避免跟她聊天。即使我经常在心里挂念“不知道她最近怎么样了……”我会从共同朋友那里打听“你最近跟**联系了吗?她最近好吗?”却不敢直接跟她对话。
看了这本书,我得知,人们确实都喜欢这样——避免与遭遇不幸的人谈论对方的伤心事,心理学家甚至为此取了个名字,“缄默效应”。但事实上,不管人经历了多么重大的痛苦(哪怕是亲身经历过大屠杀的幸存者,或是失去了自己年幼孩子的人,抑或是遭到性侵害的人),也是有倾诉欲望的。沉默会加剧痛苦。如果没人去关心他们所经历的,他们会感到被忽视。而作为朋友的你,可能时常在心里挂念他,他却不知道。
想起我自己曾经历过的变故(中学时父亲去世),当时我潜意识里也希望有人来问问我,关心我,听我倾诉,给我支持。
于是,今天我鼓起勇气,跟几个月前经历过不幸的朋友聊天,问她近况。我开心地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糟,一切都过去了,她对未来抱有希望,而我也同样这么觉得。啊,今天我真开心!
如果你心里挂念着谁,不要怕聊天会引起她的伤心,别想那么多,去把你的关心说给她听吧!她需要你的关心!如果你有过类似经历,记得告诉她,“我了解你的感受。我会在你身边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