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绣球花》
团雪高抛六月寒,青红淡紫伫栏杆。
隔帘暗送秋波去,滚地争飞鼓点憨。
玉蝶聚成香味冷,流苏织就月光残。
闺中心事谁知晓,落第书生泪不干。
绣球花以形似绣球而得名,其原名为“八仙花”,说是与八仙有关,其实这都是瞎扯,据说龙王太子看中荷仙姑的美,抢过去要“砸明火”,被其他七仙给打败了,中国的民间文学细究起来,离不开性与耍流氓,而民众还偏偏津津乐道,真是无聊且无耻。
《玉绣球花》
宋-董嗣杲
洁身自拥翠枝寒,遗得春魂寄素颜。
夜月曳光凝绝径,晚风抛影入空关。
几团白雪能娇腻,五色流苏只等闲。
宛似恋香蝴蝶乱,绿阴深处不飞还。
绣球花是各种小花聚于一处,形似蝴蝶挤在一起,故董嗣杲说“恋香蝴蝶乱”,董诗认为绣球花是春天把魂托给了这种白色的绣球花里,而在夜月下的映照之下,令人感觉到了人间的绝径之中,象影子进入了空蒙的时光之中...... 总之,对于吃货的董嗣杲,能把玉绣球花写得如此清高脱俗,无愧大宋才子的名号。
《玉绣球花》
宋-顾逢
正是红稀绿暗时,花如圆玉莹无疵。
何人团雪高抛去,冻在枝头春不知。
顾逢此诗相比董嗣杲之诗,其水准相差蛮大,顾诗只强调花之形和色,没能写出花之品格,甚为遗憾,不过最后一句“冻在枝头春不知”别有风韵耐人寻味。
《衮绣球花》
元-方回
舞姬初试薄罗衣,趁蝶随蜂玩午晖。
各折一枝入深院,欢声赢得绣球归。
罗衣之薄令方回口水直流,看着这些漂亮的小娘们追逐着蜂蝶在阳光下的中午玩得尽兴,心里应该是五味杂陈吧,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这群小娘们各折一枝绣球花回到深院,心里又涌上自怜之意吧,正如东坡所说的“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总被无情恼”。
《闲居春尽》
明 张昱
几日春残不在家,阶前开遍粉团花。
再看又是明年事,酒滴东风惜岁华。
总觉大明一朝无好诗,诗之雄在唐,诗之雅在宋,诗之悲在元,而诗之俗则在明,即使如唐伯虎之流,也以俚语为诗,读之令人喷饭,张昱此诗已经算不上高雅之作了,这或许与老朱家乞丐出身而得天下有关吧。
《粉团花下夜饮》
元 钱惟善
万花碎剪玉团团,晴雪飞香夜不寒。
恰似玉人相对立,酒樽移月近前看。
这首诗整体意境非常美,唯不足者首句“万花碎剪玉团团”的“碎剪”二字,剪带血腥之气,破坏了诗的美感,将“碎剪”改成“飘羽”应能符合此美之意境。
PS:8点了,忽然想起今天有许多事要做,就此打住,咏绣球花的诗不少,但少有精品,在此就不一一录入了,另外,绣球花的花期为6月到8月,标题“一团香雪滚春风”似乎不对,算了,这句话摘自古诗,有问题也不在老夫,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