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97的方菇凉 图片:花瓣网
昨天,一个学妹给我发来了一条微信,
她说:“学姐,你觉得我要不要继续留在学生会啊”。
我说:“为什么不呢”。
这两年每到学生会招新和换届的时候,我都会收到同样的问题,“要不要继续留在学生会”或者“要不要进入学生会”。而我的回答也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留下来啊,大二是最能锻炼你的时候“,或者是”进入学生会啊,它是一个可以锻炼人的地方。“
但是,现在面对在学生会去留的问题上,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回答,我会反问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的矛盾,然后根据他们的答案给出我的回答,但是他们给我的答案都是类似的,一是害怕自己得不到锻炼,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二是担心学生会能够锻炼自己,但是自己却放弃了这个锻炼的机会。一般给出第二个回答的人,他们的心里往往是相信学生会能够锻炼人,但是自己一时看不到结果,所以才会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无论是那些进入了学生会还是想要进入学生会的人,他们的内心都是希望自己可以得到锻炼的。读高中时,老师总会说,“等你们上了大学,一定要参加学生会,学生会是一个可以锻炼人的地方”。他们的内心相信老师的话,却又害怕学生会和自己所期待的样子不同,所以,他们开始纠结要不要进入学生会或者是要不要继续留在学生会。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以为只要我们有了决心,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就好像他们以为自己进入了学生会就能得到锻炼,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学生会得到锻炼。能够得到锻炼的往往是那些愿意付出和努力的人。
我参加过部门的招新,在面试的时候,问他们为什么要加入学生会,他们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因为它可以锻炼自己“。每个人也会在面试时,信誓旦旦地说,我一定会好好努力,听部长的话,按时完成部长布置的任务。
一段时间过去后,那些所谓的保证早已忘却在脑后了,根本无法安心的呆在学生会。以前将学生会奉为天堂,一段时间过后就变成了地狱,对学生会各种吐槽,嫌弃部长没能力,嫌弃学生会事多,麻烦。往往这种人最终得到的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根本就没有锻炼到自己。
在学生会能不能锻炼自己,我不能肯定的说不能,也不能肯定的说能。这也是我为什么后来再也不会给出肯定答案的原因了。加入学生会或者其他学生组织,究竟能不能锻炼自己,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学长学姐们的承诺。我在学生会呆了两年,第一年是社会实践部的部员,第二年就升为这个部门的部长。第一年我确实没有得到太多的锻炼,基本上都是按着部长的指示去执行,也没有太多的事情可以让你独自去完成。第二年,当我自己升为部长的时候,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做出决策,那一年也是我快速成长的一年。
当主席团或者老师将任务布置下来时,我就必须带着自己的部员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像当年我部长给我布置任务一样,将任务细分到每一个部员的手上。最初的一段时间,真的是特别的痛苦,自己的角色还未完全转变过来,要带着部员,还要尽可能多教给他们一点东西。
越让你感到的痛苦的经历,往往越能锻炼一个人。现在的我,怀念那段时间,感谢那段经历。在学生会两年,我究竟有什么样的收获
一、扩展了自己的朋友圈
在加入学生会之前,结交的朋友基本上都是自己班级的人,很少有机会认识别的班级的同学。加入学生会之后,我的朋友圈不再局限于自己的班级,我开始认识更多的朋友,我和他们可能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院系。
今年我大三,身边的好朋友除了室友,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我在学生会里所结交的朋友。现在即使大家都不在学生会,但是友谊仍然还在。
除了可以结交更多不同班级的朋友,还可以和老师进行交流,甚至变成朋友。大学的老师不像高中的老师,高中的老师可以清楚的记住你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而大学老师往往记住的都是和他们很熟悉的学生。
因为部门经常会办一些活动,我需要和老师商量一些细节,敲定日期,这样的一来一往,就和老师变得比较熟悉。现在的我经常会想,如果我当初没有参加学生会,我应该不会有那么的朋友,也不会和老师有过交谈。
二、执行和管理能力
第一年,收获的更多的是自己的执行能力,第二年,收获更多的是自己的管理能力。
1、执行能力
部长将任务布置给我时,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标准完成任务。当时,我也觉得第一年根本无法锻炼自己,都是按照部长的指示去完成每一项任务,像一个机器人一样。也曾想过放弃,觉得不值得自己付出。后来当自己的执行能力得到锻炼后,我才明白,当我在完成部长给你布置的任务时,其实就是在锻炼我自己,只不过这种锻炼是潜移默化的,不是短期就可以形成的。
比如,最简单的发通知短信,在我前几次发短信时,部长都会让我编辑好短信的内容发给他看看。我以为我所做的仅仅只是发送信息那么简单,其实并不是这样,编辑短信内容的这项任务,就是在锻炼我。发过这种通知短信的人都知道,内容自己会再三确认,检查是不是用词不当,不够官方。编辑几次过后,就可以很熟练的编辑出很官方的通知短信。
2、管理能力
这个是我在大二开始慢慢学会的,当我成为一个部门的领头羊时,身上的担子就开始变得很重,任务也变得更加的繁重。任务不再仅仅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还有管理好部门的和带好部员的任务。往往后者这个任务是最难完成的,每个人都想得到锻炼,而我也必须得放手让他们去做一些事情。
在举办一场活动前,我会让部员写出策划方案,检查他们的策划方案,把他们错的地方标注出来,让他们重新加以改正。将活动前的准备任务分配到每个部员的手上,教他们如何去做,并在他们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教他们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这一系列流程下来,比自己独自完成任务更加的耗时和耗精力。
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事情,更加的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有时候感觉学生会的规章制度和公司的规章制度很相像,没有足够的经验,是无法成为领导的。大一刚进去的你,属于一般的职员,上级布置给你的任务,往往都是那些简单,不那么举足轻重的任务,当你在执行上级布置的任务时,你的能力在不停的得到锻炼,到一定程度后,你开始升职成为一个主管级别的人。
当你升为一个主管,你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还要带领好自己的下属,做好部门的每一件事情。
当你们纠结自己是去还是留的时候,问问自己的内心,究竟能不能坚持的下来。锻炼自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长久的,对于那些急于看到成果的人,我想学生会是不适合你的。
之前在朋友的部室里,有一个部员,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他不愿意做那些小事杂事,想干一些比较高大上的事情。一次,朋友把他们部室的活动交给他负责,结果活动当天,现场一团糟,什么都没有准备好,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突发情况。
人的成长总是会有一个过程的,人不可能一口就吃成一个胖子。加入学生会也是同样的道理,光有一颗想要锻炼的心是没有用的,还必须要付出行动,从小事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