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科学,商业,社会活动,政治,外交,任何一个领域站稳脚跟,都需要坚苦卓绝的努力,富兰克林六大行业都有开创之功,都达巅峰之境。上帝把不公平种在基因里,取个让人无奈、又不得不接受的名字,叫“天赋”。天赋是成功者的自谦,是懒惰者的借口,是造物主的搪塞之辞。如果把“天赋”解剖,切割成“道”和“术”,能不能找出普通人模仿求索的路径?盗取天火,温暖众生。
一、写作是屠龙术,每个文字都是巴别塔上的一块砖
你是周遭频繁接触的五个人的平均值。如果环境是个人成就大小的重要因素,那么土鳖丛生、人文芜杂的地方,孩子跃井而出的唯一阶梯,就是书籍了。对富兰克林来说看书是基因里带来的爱好,他在自传中回忆道:“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几乎把所有的零花钱都用到了买书上。”他们家族移居波士顿,镇上有一家私人图书馆,和富兰克林家几步之遥,他经常借阅,钟爱《希腊罗马名人传》和《天路历程》,伟人都有看伟人传记的童年。在哥哥印刷店工作之时,结识不少书店伙计,只要保持书面整洁,借书都不是难事。大量输入结合善于整合思考,富兰克林开始写文章。最初文笔生涩稚嫩,但误打误撞学会了提高写作能力的绝招:仿写。当时《旁观者》这本杂志风行一时,充满人文关怀和启蒙思想,主笔艾迪生说:“我试图将道德与才智二者结合起来。”富兰克林把里面的经典文章读透,搁置几天,用自己的文字重组,再回看原文,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写作能力突飞猛进,偶尔表达上超越原文,一阵狂喜。最后把多篇文章的文辞、思想和结构,杂糅成一篇自己的作品。十六岁的富兰克林,杜撰出塞伦斯·杜古德夫人这个人物,以她的口吻写了十四篇绝妙文章,大受欢迎。富兰克林除了自传,另一部极具影响力的作品是《穷理查年鉴》,格言警句,智慧闪烁,文辞典雅精妙。作为英语老师,我想做几期视频,从句式和思想内涵上,透彻解读一下这本年鉴。阅读是输入砝码,写作是输出秘钥,二者融会贯通就是广施影响力的“屠龙术”,通向天穹的巴别塔,未尝不可构建。杰斐逊起草了《独立宣言》,富兰克林的妙笔也为之增色不少,杰斐逊所写的“我们认为以下这些真理神圣、无可辩驳”的最后几个字,改成已被载入史册的:“我们认为以下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原句“神圣”,宗教意味太浓,“无可辩驳”,总会有人辩驳;“不言而喻”,也就是不证自明,普天之下人类之共识,一词传神。富兰克林神奇之处在科学上更值得大书特书。
二、攀上科学高峰的,都是耄耋之年依旧赤子之心的人
现今习以为常的事情,也许是勇略和智慧兼备的古人,以血泪总结的经验;当下人流穿梭的长街,也许是胆识和坚韧并具的古人,踏碎荆棘而成的大道。富兰克林就是一位给后人留下诸多“常识”的科学先贤。他一生都对科学怀有浓厚兴趣,在湾流、气象学、地球磁场和制冷等方面都有远见卓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对电的驯服,正如哈佛大学教授达德利·赫施巴赫所言:“富兰克林对电的研究,为他在科学史上奠定了地位,使他足以与牛顿及当代的沃森和克里克相比肩。”在他之前,电只是欧洲贵族用以取乐的“魔术障眼法”,最初富兰克林也只能成为“电烤火鸡”的先驱,逐渐他用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构建出征服电的方案,同时被欧洲的科学同行用实验验证。富兰克林迫不及待也做了实验,区别在于,欧洲同行在不明确危险性之前,强迫一名退伍老兵去实操;富兰克林带着儿子,以风筝引雷电下九天,他的科学精神伴随着同等厚实的人文情怀。富兰克林搞清楚雷电也是电的一种,基于此发明了避雷针,“被雷劈”从此不是很大的死亡因素。他被誉为盗取天火的、新时代普罗米修斯,名实相副,毫无违和。有人劝他把科学发明申请专利,他一心只想普惠众生。
三、良心这东西有就是有,没有也就没有了
邪恶是基因的诅咒,自小以虐杀动物,欺辱同伴为乐的孩子,他们性情里的“潘多拉魔盒”,在出生时,被上帝悄悄打开了;善良亦如是,对人类情难自抑的爱,对苦难不可遏制的鄙薄,这些都是大善之人基因里带来的。富兰克林一生致力于公共事业,20多岁作为一个普通印刷工时,他就热心公益事业,以自己建立的共读社为基础,发展出一系列社会组织,包括图书馆、消防队、夜间巡逻队、医院、民兵和学校等。他在自传里说:“个人行善比集体行善的力量要小得多。”一个二十多岁,生在底层的年轻人,如果他不作恶,那么对社会一毛不拔,肯定情有可原。他远超年龄的善行,远超能力的善举,只能归因于基因了,“做好事有畅快感”。善行如果只是起于善念,就以为必然成功,那就太一厢情愿了,还需要智慧和“手段”加持。人类社会是残酷的存在,笨人连善事都可能做不好,蠢才是最大的恶。富兰克林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知道人们不愿意支持别人提出的“公益活动”,扣一个“沽名钓誉”的帽子,转身离开,于是他推功揽过,名给别人,错自己弥补,一时一地的损失,会有长远的大利作为回报。富兰克林的智慧和善良,就是人类之光,穿越时空,穿透种族,我们的孔子,邻国的释迦,以色列的耶稣,也许偏见、少智、贪婪这些灰尘会遮蔽一时,人类的天穹永远会有人性光芒闪耀。
我不自觉以精英史观和英雄史观审视历史长河,总被斥责为“慕强”、“尚智”,但不慕强、不尚智,难道慕弱尚蠢吗?大恶之人必然至强,只有大善也至强之人才能战胜。多推崇一份富兰克林,就能少迷恋一分独裁专制。下一篇写富兰克林美德养成记,极具实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