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陪妹妹在房间读书,姐姐一个人在客厅拼了好久的乐高,兴奋地跑进来大喊:妈妈,你看这是我拼的超级厉害的。。。
话还没说完,妹妹一个转身,把姐姐的作品踩了一脚。
姐姐一下子崩溃了,气到爆炸:臭妹妹!!
看到这情形,我将姐姐抱过来,说:"你很辛苦拼的作品,特地拿进来给妈妈看,还没来得及介绍就毁了,你一定很生气,也很伤心。
姐姐气急,只重复着:我讨厌妹妹!我要打她!
妹妹在一旁愣愣地,一直不吭声,最后将脸埋进枕头里,准备要哭。
我伸出另一只手将妹妹搂过来:妹妹现在有点后悔是吗,你也没想到转身会踩到姐姐的作品对吧?被说讨厌你一定也很难过。
一直绷着的妹妹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将头埋进我的脖子里。
默默地哭了一会儿,爬到姐姐身边,用小手轻轻地摸姐姐的脸,说了一声,姐姐,对不起。
姐姐还有些生气,但不再喊叫了。
最后,情绪好转的两个人一起将作品重新搭好,并一齐想出来很多新的搭法。
俩孩冲突中,无需评判与指责,安抚被“伤害”的那一方,这个行为本身已经足以让“捣蛋”的那一方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而一个自尊水平正常的孩子,在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后,通常会愿意为自己的行为做出弥补。
而如何让一个“捣蛋”的孩子拥有正常的自尊水平?不贴标签,及时看见,很重要。
冲突之中,被“伤害”的那一方通常较容易被看见,而“捣蛋”的那一方往往很难被看见,事实上,每一个捣蛋行为背后,都有一个被看见的需求。
看见,是帮助他们保持自尊水平很关键的一点。
而同样的,看见这份需求,看见这个“捣蛋”的孩子在冲突之中的情绪,对被“伤害”的孩子来说,也能够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对方。
如此,孩子们自有解决冲突的意愿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