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收获:一两年前就买了这本书也看过了,那时候看的云里雾里很多理论的内容都不太懂,自去年上了正面管教课程,也践行了不少正面管教的工具:如本节说的:和善与坚定并行,有限选择等等…慢慢看到自己和孩子之间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这次再次深入阅读这本书,让原来的一些存在疑问的地方得到了解答。
内容笔记:
序言:
我的孩子并不完美,我也不为完美,但我现在真正能够享受到为人父母的快乐了。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的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正面管教的原理可以比作一副由很多概念(拼板)组成的拼图。
1、理解孩子的四种错误行为目的
2、和善与坚定并行
3、相互尊重
4、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5、社会责任感
6、家庭会议或班会
7、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
8、给予鼓励
当有些事情不管用时,你应该检查一下是否漏掉了上面哪些“拼板”
注意:虽然正面管教有很多的工具,但我们每次只尝试一种新方法。
要每次用过一种新方法,并且逐渐前进,还要记住,把错误看成是学习的好机会。
第一章:正面的方法
2、“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是什么?为什么缺乏这些会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 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 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 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 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 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 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 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3、有哪三种管教孩子的方式?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我们一齐来制定地对方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我们必须独自做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4、讨论正面管教和其他管教方式的两种最主要的区别,以及为什么这些区别对长期效果非常重要。
区别:对规则与自由的把控,严厉型:有规则但没自由,骄纵性:有自由但缺少规则;而正面管教恰好地规则与自由并行的。因为这些区别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尊重的同时也能了解我们这个环境是有一定规则需要遵守的,需要相互尊重。
5、“当心是什么在起作用”是什么意思呢?
是指长期影响是什么。
6、惩罚造成的四个“R”是什么?请讲述你曾经体验过的四个“R”的感受,并分析原因。
1) 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 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 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照他们的要求做。
4) 退缩(Retreat)
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能力。
管教:(discipline)来源于拉丁文discipulus或disciplini,意思时候“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人”。孩子们和学生们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他们的动力必须来于内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学会自律。而不论惩罚还是奖赏,都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
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