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中提到,目的影响我们提出问题的方式,提出问题的方式,又影响我们采集到的信息,信息决定我们解释它们的方式,解释方式决定我们如何使其形成概念,概念化的方式影响据此作出的假设,假设决定了推理有什么样的涵义,涵义决定了我们看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观点。
在这个思维过程中,有时是一步一步来的,有时是跳跃式的。而那些影响力比较厉害的人,就是抓住了几个要点,影响了人们的决策,从而达到目的。销售高手成交的秘诀,在于利用“利”与“恐”。
人们做事之前,都会好好地考虑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要么考虑能避免什么损失。商家会优先考虑怎样更好地获利,同时又让项目或产品在消费者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分享经济应运而生,安利、完美等直销,再到新媒体的红利,比如,许多知识平台都有分享的奖金,优惠券等。在“恐”这个层面上,不管是飞机,还是轮船或者其它的交通工具,都会配上逃生的工具。
以上所说是从战略来看,以下则是从战术来看。
人的大脑是有时处于理性,有时处于非理性。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人们在决策时,尤其是消耗大量意志力能量的决策时,有利的,则大量利用助推,比如,为了更好地工作,人们积极地锻炼身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处理好人与人各种关系等,形成良性循环;有害的,则设置重重障碍。比如,某军事新闻报道的:大部分的海军都成功地戒了烟,因为,一,不容易买到烟,二,抽烟要到通风好的吸烟区才能抽,平均步行二三十分钟才能到吸烟区,来回40至60分钟。
结语: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