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箱读书】12月上旬读书小记

12月初读了10本,有好几本一半的书,一些是以前没读完的,整理书架时又拾起重读的,一些是读了一半觉得一般,近期不会再买的,还有两本(《大江东去》和《鱼羊野史》)是真的是太厚了,还没读完的。下面先简单的按推荐程度给这几本排个名:

读完心潮澎湃,裂墙推荐

《必然》(KK三部曲·展望)

《侣行》

《侣行 2》

有点意思,值得一看

《24个比利》

《游走巴西:带回一片阳光的色彩》

《林丹自传:直到世界尽头》

《疯狂的程序员》

《科技想要什么》

不是我的菜,不会花钱买

《贵圈》

《扩大思维的半径》


下面是读完第一遍后的一些短评。

《必然》(KK三部曲·展望)

凯文·凯利

点评: 5/5

#2017年精读50本之一#

第一次在朋友的带领下去B站看鬼畜视频真的被震撼到了,当时脑子里只有8个字"中国艺术界的未来",看完这本书知道了,这不仅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发展的必然。

奇葩说有一季的片头有句话是"40岁以上人群请由90后陪同观看"。我今年回家很想陪爸妈看奇葩说,但在看之前,觉得很有必要给他们看一下这本书作个理论支持。

最近这十几年里,很多新事物新行业不断涌现,倒也泥沙俱下,有被人白眼和嗤笑的。尤其这几年每年都会公布个"互联网创业死亡公司名单",然后跳出来一票人冷笑一声"我说吧,不靠谱"。但他们没看到,就算是倒下了100个,又有1000个站起来,为什么,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这本书看得心潮澎湃,今天就去买本实体书回来边作笔记边看。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侣行》(豆瓣评分9.4分,优酷网同名视频点击量突破1.4亿)

张昕宇

点评: 5/5

蔡崇达在《皮囊》里有句话是“皮囊不是用来伺候的,是要拿来用的。”若我们生活的全部意义都集中在伺候好一副皮囊上时,我们可能也就只剩下一副皮囊了。张昕宇和梁红走出了让皮囊享受安逸的环境,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侣行.2,中国新格调:爱到极致,行到极端》

张昕宇

点评: 4/5

这是一段张昕宇为了实现对梁鸿“在北极求婚,在南极结婚”承诺的侣行。驾着帆船从上海到济州岛到日本穿越白令海峡再一路向南从阿拉斯加到俄勒冈州再到加州墨西哥智利阿根廷最终抵达南极。旅途的惊险和一路风景的波澜壮阔是天天过着两点一线的人所无法想象的,每次靠岸登岛后遇到的人和事也让人感慨各地风土民情的不同。而且一行人在外面总能用真诚和对彼此的尊重赢得当地人的信任和帮助,虽谈不上为国争光,但至少等他们下次再遇到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后也会多一分亲切。想想当年带爸妈去美东几个城市玩,一路住的都是airbnb上订的房子,爸妈住的时候对主人的房子爱护有加,尽量不打扰房东,一路回来之后房东给我们的留言簿上写的全是满满的称赞和祝福。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像张昕宇一样的中国人走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这个世界也更了解中国


《24个比利》

丹尼尔·凯斯

点评: 4/5

如果人是来自上帝流水线上的产物,一个躯体里盛一个灵魂,那比利的躯体可能在流水线上卡住了几秒,多装进去了23个灵魂。

《游走巴西:带回一片阳光的色彩》

马丽飞 韩瑞

点评: 4/5

这本书也是之前看了一半没看完。可能是因为没去过巴西,不知道那到底是怎么样的,所以基本上作者说什么就信什么。不过也有可能是作者确实写得不错,看完后对巴西充满了向往(也有一点恐惧)。另外书里的图片也很不错,值得一看。

《林丹自传:直到世界尽头》

林丹

点评: 4/5

虽然最近又有乱七八糟的事情传出来炒得沸沸扬扬,但这不能否定林丹为中国羽毛球甚至世界羽毛球坛带来的贡献。透过这本书,我们很有幸地看到了顶尖级高手在世界之巅看到的宏伟景色,也看到了他接地气的一面,感受到了他以及众多高手在夺冠后的喜悦,也了解到了这背后的付出。更打动我的是林丹用心地将"体育者精神"用一件件事揉到这本书中,让整个书读起来更加筋道。不过可能也只有拿遍天下所有羽毛球大赛冠军的人才有底气说冠军不是最重要的吧。这就是读书的好处,可能我们一辈子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高度,但通过这样一本书,也能略微窥探到从那样的角度看世界的样子。好书,值得一读(不过在读到和谢杏芳有关的那章还是忍不住想希望他们能渡过这关)。

《疯狂的程序员》

绝影

点评: 4/5

这本书当时看了一半因为要收费,就没看完。最近把书架整理了一下,又有了钱,就买来看完了。

这书本身是一篇篇的帖子整理而成的,如果每周随着更新看上一两篇应该觉得挺有趣的,但如果非要把它归类为小说,还是有些寡淡。

前段时间读了另外一本书,阿耐的《民企江湖》,里面的内核思想也是年轻的技术性人才在国内创业的艰辛道路,但那本明显更有"专业小说"的风范一些。

不过还是对书里的一些点产生了共鸣。

比如说,有时候成功的第一步是"不甘心",因为不甘心所以做出了改变,因为不甘心所以没有放弃咬着牙坚持了下去。

还有,有时候加班不是为了老板,不是为了加薪,甚至不是为了对得起自己,就是来了灵感想尽善尽美地做好一件事。为了解决问题自己去找资料学习,学完以后能够灵活应用并解决问题的那种畅快淋漓的喜悦感就是最大的奖赏。不过如果老板能在邮件里回复个"Good job"就更能多乐半天。

绝影的程序员成长之路是在10-15年前的中国,他那时候的条件和现在相比真是要艰苦很多。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程序的需求成爆发式地增长,程序员的地位也有了质的飞跃。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许多渠道了解和学习编程,小学生就能编出个程序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后来上网搜了作者,发现有很多关于他做游戏外挂入狱的信息,大家都觉得很惋惜。不知道他如果晚出生几年,程序员的选择更多,他会不会选择不同的道路……

不禁想了想我身边的程序员们,高矮胖瘦男女老少,几乎每个人在闷骚的外表下都掩藏着不同程度的"疯狂",这些疯狂也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他们的疯狂也为我的生活中添加了几分眩目明亮的色彩,谢谢你们,疯狂的程序员!

《科技想要什么》

凯文·凯利

点评: 4/5

我是用听的,只能说这个书需要认真看,听着听着非常容易出神儿。这本书写在《必然》之前,所以里面的很多理论在《必然》里得到了完善和延伸,《必然》的逻辑框架也相对更清晰。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听的不够认真,之后会再读一遍。


《贵圈》

陈野

点评: 3/5

挺有趣,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读不进去这种小说...暂时不会付费购买。


《扩大思维的半径》

杜梅 编著

点评: 3/5

浓浓的鸡汤味...当鸡汤喝是没问题的,说扩大思维的半径是坑爹的,讲真看完我裂墙推荐的那三本,和以前推荐的一些好书,就会发现这本书的思维半径有多狭小。目前不会付费看,如果哪天重感冒需要鸡汤再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把程序员所需掌握的关键知识总结为三大类19个关键概念,然后给出了掌握每个关键概念所需的入门书籍,必读书籍,以及...
    dle_oxio阅读 13,825评论 6 244
  • 相比之下,这部小说给我的影响和震撼远大于《肖申克的救赎》和《纳粹高徒》。看到这里,这本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说集已不是如...
    信笔随心阅读 3,180评论 0 0
  • 未出嫁的姑娘在寄宿学校待了大部分的时间,从初中就开始了她的寄宿生活一直到大学。她和父母亲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父母因...
    一zhi鱼阅读 3,382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