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30天,有一点点怠慢与厌倦,每天都是琐碎的事,每天的工作日报好像都可以直接把昨天的复制粘贴拿过来用,改都不用怎么改。
我知道每个人的不同,会体现在他们的业余时间,但是我回家就很困,学习不了多久就想睡觉,睡觉了心里就内疚难受,硬撑着又没有什么效率,烦(|||¬ω¬)
摘抄点"鸡汤"给自己补补吧:
现代女性依靠男人过活早已不现实,如何既保持自己的独立,又能在家庭中如鱼得水的扮演好角色?这大概是每个女性都面临的挑战。显然,在财务上拥有自信是女人真正保障
建议一 | 保持忧患意识,把目标具象化
女性的忧患意识在财务管理上,是男人不具备的优势。但忧患并不代表盲目焦虑,而是要将这种意识清晰地转变为对目标的具象化掌控和了解。比如:夫妻退休后大约需要多少养老金?何时能够存够?何时可以帮孩子准备好教育金?执行目标时也要保持女性特有的韧性与坚持,这样才能有效平衡男性在财务上的赌性和冲动,显示女性对未来、为家庭财务规划的远见和思考,也更容易获得丈夫的尊重,提升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建议二 | 保持理性、不断学习、有主见
历史原因也好,社会原因也罢,女性往往被贴上“感性有余,理性不足”的标签,或者是对数字不敏感不善思考,甚至许多女性也被洗脑,如此自我暗示。实际上,我身边的许多女性在这方面并不差。正因如此,时刻保持理性的头脑、清晰的认知,学习的精神对于女性才格外重要,不要耳根软没主见,或是不耐烦仔细了解,最后导致轻信某一类资产,某一类骗局,无助地把焦虑转化为“买买买”,如果觉得自己暂时还没有足够能力去分辨,那么可以去找专业理财机构,注意,不是金融产品销售,而是向货真价实的理财规划师请教。这并不是为了选择在哪里买产品,而是为了学习理财的决策逻辑。毕竟,一个家庭要真正开始理财规划,其理财需求、财富规划、风险匹配等考量因素,是需要大量严密的数据和计算工作支撑的,绝不仅仅是拍脑袋就决定。
建议三 | 建立自我保底财务资源
我并非鼓励女性要和伴侣明算账,也不是鼓励女性狭隘地拥有私房钱,而是指女性在即使离开配偶的极端情况下,也能留有一笔保底安身立命的财务资源。无论是通过婚前做好适度的财产公证,还是筑起一道防火墙(个别类型的财产,可以专属于个人,甚至可以秘密持有),这笔财务资源的存在都相当必要。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合适的时间转变为夫妻共有财产。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要丧失个人竞争力。
最后 | 为家庭做好充足保障
很多女性谈到这个问题都觉得尴尬。比如我昨天就看到一位女性朋友发了条朋友圈,大致内容是得知自己一位朋友罹患癌症后深感购买重疾险很重要。随后,她很快就在下面补发了一条公开评论,说:“我真的不是卖保险的,只是有感而发”。这位朋友的敏感和顾虑可能大多数朋友都会感同身受。保险是为了防止家庭财务因为某种不可确定的原因出现突然崩塌时的对冲,从而保证家庭财务正常运转的唯一金融工具。每个家庭都需要保障规划,没必要过于在意他人想法。家庭风险和忧患意识恰恰是男性最容易忽略的,这也是女性在家里树立财务自信、巩固地位的第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