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即富者更富,穷者更穷,有点财富集中的意思。
马太效应的名字就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与此同时,我也在思考,除了财富,荣誉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的马太效应。假设一个理想的环境,每个人的能力是一样的,这时有一个简单的任务,每个人都会,此时的任务分配是随机的。(其实受第一印象的主观影响,就是颜值,姑且认为是掷骰子决定的,完全随机。)假设A拿到了任务并完成了,到第二次有任务时,考虑到A有经验,分配会偏向于A。到了第N次,其他人受固定心态的影响,认为智力与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成功就是证明你的能力,证明你是聪明的、有才干的。既然A做成的那么多次,证明A是有能力的,交给A一定能完成,至少比交给其他人可确信度高。同时,A一次次的成功都证实了“我能行”的自我应验预言。于是大家把票投给了A,而A自己也认为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
实际中,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姑且认为个人能力也呈正态分布。有一天超出A能力的任务给了A,结果失败了,那么下一个任务给谁?如果还是给A,结果同上。如果从此不再给A,而是给其他人,只要任务足够多,难度足够大,是会选出最优秀的人。
从整个社会来看,是上述这样的。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企业招聘时,只要TOP10的人,这些人能力都很强,但彼此的差别很小。升学时,相应的分数段集中在一所学校,差别也不大。所以我认为在小团体中更接近理想情况。
由以上可以得出,A得的荣誉多根本就是运气好呗!很可能就是那个最早举手说:“老师,让我来试试!”的人。
以上只代表个人观点。
P.S. 关于固定心态与成长心态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成功是为了学习和进步,还是证明你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