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上一次大家的作业雨来看,觉得自己写的文章与大家写得有很大的差距。曾经心里感到很惶恐,怕自己写得不好,不知道怎么下笔。
看到大家的点评都是一种享受,那些用词,那些深刻地洞察。怎样才能写好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这是一位战友给我的点评:
真的很感谢这位战友给我这么好的建议。我的文章只是留于表面,只是一些材料的堆积,没有很好地组织。
一次听刘润老师说演讲(我认为演讲的方法也可以用来写作)。他说到,演讲就像一位大厨做菜,先把各种食材准备好(这好比是文章的素材),按照怎样的顺序下锅(这好比文章的逻辑),要把这道菜做好就要看这位大厨的厨艺了。什么时候该加点香料,不同的时间加入不同的料理,火候的掌握等这些问题,都是在厨师的掌控之中。
反观自己所写的,就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为了凑字数而写,为了完成任务,被逼到最后关头才动笔。自然也就没什么好材料(好食材),逻辑不清晰(不知道做菜的先后顺序),更不可能在关键的时候为文章画龙点睛了(加佐料)。也许是007的这种精神,自己又不脸地写了。写的不好,污染的是别人的眼睛,秉着这种不脸的精神,所以我又来了。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写好呢?我给自己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素材。随时做好积累素材的准备,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头脑转念一闪的想法,都可以记下来。自己看书,思考的问题值得记录下来,等到自己想写有关内容的时候就去看一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我在看《学习之道》这本书时,书上作者有一个观点,即使受伤了,医生说不能参加武术比赛,但是作者却坚持训练,当然不用那只受伤的手训练,令人惊讶的是那只受伤的手竟然痊愈了,他又可以参加比赛了。假如他听医生的劝说,休息几个月等那只受伤的手好了再去训练,也许又要等一年的时间,这样就浪费掉了很多时间。即使受伤了,他还是坚持训练,这种坚强的意志力使他获得了意外的收获,不仅手痊愈了,从中还获得了更高一级的认知: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不要一蹶不振,而是要坚持下去,趁着这个“风口”,你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当然,素材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十年过后,二十年过后,甚至百年过后,人们会不会还要看我的文章?好的文字都是有温度的,能让读者感受到文字带给你的温暖。
二,结构。现在是注意力需缺的时代,太多东西吸引着注意力,怎样让读者注意到自己的文章,结构、排版一定要合理化。图文结合,字体大小,重点标注,经典句子。很多战友的排版特别好,我要向他们学习。
三、读者。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写、去想。不能自说自话、自嗨,活着自己的文字当中。
恳请各位战友批评指正,发扬不脸精神。只要坚持坚持再坚持,相信有一天,我们一起到南极聚会时,会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任东西南北风,屹立于世界之中,不会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