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人,不怕无聊,就怕贪心
接下来是在家里隔离的日子。不恐慌了,另一个问题来了:无聊。
按照规定,外地返京人员,不论从哪里来,都要先经过14天的自我隔离,即使没有感冒发烧的症状。
其实倒也不用怎么强调,自我隔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偌大北京,一个人可能出门的理由都已经掐死:各种人员聚集的地方,我最喜欢的地方——“两馆一院”(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都不能去;下饭店、见朋友,自然也是不可能的。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禁足吗?看电视剧时,觉得后妃被禁足,也不是大问题,但自己被禁足了,味道就不好受了。
还有过生存实验假设:让你呆在家里不出门,有网络有水电等等,能受得了多久?验证的机会来了!
人就怕闲着没事干,哪怕是“躺在家里睡大觉也是为国家做贡献”的日子。
一天两天自然没问题,但过去一星期,就连我这样的天生偏宅的读书人,都觉得生活有点无聊了。
各种俏皮段子、视频应运而生。其实编这些段子的人倒是不无聊,那是他们大发其财的时间。各种网络写作班,也正是好时候!我有一篇《成为作家》的书评,这一阶段浏览量突然升温。想来是因为大家“坐家”久了,就都想当“作家”了。
对于我来说,问题是另一面: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我要备课,要读专业书,要写论文;又要写小说,写自媒体文章,打理自媒体;还要整理照片,读各种书。……
起初,感觉有这么多时间,各种事情尽管来吧!但过了几天后,发现计划太庞杂,难以完成的。尽管在闲散状态中,看似时间多了,但做每一件事的时间并没有变少。设计那么满的计划表,显然是完不成的!
其实一月份的经验已经体会到,越是自由,人越需要坚强的意志,建立规律的生活,以保证活动的进行。
疫情结束,老婆要上班,我却会在将来的日子里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至少一大半的日子,都会是这样的状态。这就让我打起来鼓:我能不能有这样坚强的自我约束?
写作的人,不怕禁足,就怕贪心;不担心没事做,只担心事情太多了。怎么会无聊呢?
无聊是世界上最彪悍的武器,无聊真的会把人给废了
听说过去有些公司为了保持技术的垄断,就高薪挖来竞争对手的技术人员;人来了,就束之高阁,让他过上几年闲日子,人就废了。
很多人为了对抗无聊,想方设法让自己大脑活跃起来。茨威格写过一篇小说《象棋的故事》,就是讲一个人用象棋对抗关押中的无聊。曾经读过一位英语专家的事迹,他在特殊年代被下放劳动;别人混天撩日,他一遍遍复习英语词典,最后高考恢复,他一举考上大学,后来成为英语专家。还有一位哲学研究者,下放劳动时带着康德的书,利用闲暇刻苦攻读。时代结束了,他很快也写出一部专著,风靡一时。
禁足期间,一位写作课老师指出,别人可以无聊,咱们做自媒体的人,怎么可以无聊呢?想写的文章,写了吗?日更挑战的,日更了吗?计划要读的书,读了吗?
禁足的日子虽然不正常,但这不正是写作者的机会吗?
正常生活被意外状况打断,是苦苦等待正常生活的恢复,还是踏踏实实把这些意外多出来的闲暇时光,像平常一样充分利用起来呢?
事实上,人生旅途中,时时刻刻都是在被打断。人生从来没有好整以暇这一说。不正常才是常态,计划能正常推进才是意外。
说到这里,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不要把这样的非常日子当成过渡状态,立足当下,制定每日计划表,每天认真完成它!
每一天,不管是春风得意还是饥寒交迫,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雨雪交加,都会是生命里独一无二的日子。
这次疫情会很快结束,但这十几天的时间也将转瞬即逝。
如何渡过这十几天,也预示了你将如何渡过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