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戴上了眼镜?明明已经很注意孩子的用眼习惯了,为什么近视还是找上门来?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近视的理解存在误区,这些误区不仅没能帮助孩子预防近视,反而可能让近视度数悄悄攀升。
今天,吴一钶就来揭开这些误区的真面目,看看你是否也中招了!
误区一:等孩子上学再查视力?太晚了!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上小学后用眼多了,才需要检查视力。但其实,3岁以后的孩子就能配合测视力了。
想象一下,如果孩子从小就视力不好,却没被及时发现,错过了蕞佳的干预时机,那得多让人心疼啊!
嚼思帮案例:莱莱的妈妈就是典型的“等上学再查”派,结果莱莱刚上小学就查出近视200度。如果早点发现,也许就能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用眼环境来预防或延缓近视的发展了。
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每3个月到半年就应该进行一次视力筛查。家长可以自购标准视力表,在家就能轻松检测。
误区二:孩子度数低,就是假性近视?别天真了!
一听孩子近视,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假性近视啊?”其实,假性近视只是暂时性的视力下降,通过休息或治疗可以恢复。但一旦在医院经过散瞳验光,确认有近视度数,那就是真性近视了。
嚼思帮案例:琪琪的妈妈听说孩子近视度数低可能是假性近视,就没当回事。结果一年后,琪琪的近视度数翻了一倍。
建议:孩子视力下降,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散瞳验光,排除假性近视的可能。别因为一时疏忽,让孩子错过蕞佳矫正时机。
误区三:眼镜看远戴,看近不戴?错上加错!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看近处时不需要戴眼镜。但实际上,无论是正常眼还是近视眼,在看近处时都需要调节焦距。如果近视的孩子不戴眼镜看近处,眼睛的调节功能会逐渐下降,甚至影响内聚功能。
嚼思帮案例:伟伟因为不喜欢戴眼镜,总是只在看远处时才戴。结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即使戴着眼镜,看近处也模糊不清了。
建议:除非医生有特别交代,否则近视的孩子看远看近都应该戴眼镜。这样才能保持眼睛的调节功能和内聚能力。
误区四:戴眼镜会让近视加深?大错特错!
很多家长担心,戴眼镜会让孩子的近视度数越来越深。其实,近视加深是因为眼轴增长,而眼轴的增长与身体发育有关。戴眼镜只是为了矫正视力,让眼睛看得更清楚,并不会导致近视加深。
嚼思帮案例:小超的妈妈担心戴眼镜会让近视加深,所以尽量让孩子少戴。结果小赵的近视度数还是一年比一年高。
建议: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定期更换,每半年进行一次验光检查。别让不合适的眼镜成为孩子视力下降的罪魁祸首。
误区五:激光手术能根治近视?别太天真!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成年后可以通过激光手术根治近视。但实际上,激光手术只是改变了眼睛的屈光状态,让眼睛不再需要戴眼镜就能看清东西。但眼底的结构并没有改变,高度近视带来的眼底病变风险依然存在。
嚼思帮案例:薇薇成年后做了激光手术,以为从此告别了近视。但几年后,他的眼底出现了病变,视力再次下降。
建议:近视手术不是万*能的,预防和控制近视才是关键。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误区六:视觉训练能治愈近视?别被忽悠了!
市面上有很多视觉训练机构声称能治愈近视,但其实只是通过训练提高孩子的图像识别能力,营造出视力恢复的假象。已经增长的眼轴和近视度数是无法逆转的。
嚼思帮案例:欣欣的父母为了孩子的近视问题,花大价钱报了视觉训练班。结果训练结束后,孩子的近视度数并没有减少,反而因为过度用眼而有所增加。
建议:别盲目相信所谓的“治愈近视”广*告。近视无法治愈,只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和发展。
误区七:全靠OK镜和药物?户外才是关键!
虽然OK镜和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在近视防控中有一定作用,但它们并不是万*能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充足的户外光照才是预防近视的根本。
嚼思帮案例:小怡的父母听说OK镜和眼药水能防控近视,就给孩子都用了。但孩子还是近视了,而且度数增长得很快。后来他们才发现,孩子每天几乎没有户外活动时间。
建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每天至少进行2小时的户外活动。良好的用眼习惯和充足的户外光照才是预防近视的王道。
最后,吴一钶给家长你一个思考:
在近视防控的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更需要持续的思考与实践。“嚼思帮”正是这样一个舞台,它用卡片式提问训练引导我们深入思考,从每一个小案例、小句子中汲取智慧。走进“嚼思帮”,让我们一起嚼思行导,守护孩子的明亮双眼。
思考:
你是否也在近视防控的误区中徘徊?
你是否也曾陷入过近视防控的误区?
哪个误区让你印象最深刻?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或看法,让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成长!吴一钶非常期待哟!
【PS】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和内驱力,点我头像——简信——“圈”,一起探讨更多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