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
如今,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有太多感人至深的英雄脱颖而出。特别是那些奋战在武汉第一线的白衣战士们,向他们致敬。
时至今日,武汉已封城28天。
笼罩在头顶的肺炎阴霾仍让许多人忧心忡忡。
但是不要忧虑,不要担心。
黯淡时见微亮光芒,绝望处逢清喜水泽。
在疫情之下,有一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人却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他们就像城市里的微光,聚集起来同样也能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们都是好样的,值得被人们记住!
01.
一位重症患者的遗书:“将我的遗体献给国家”
陈海燕是宁波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目前在武汉20多天了,一直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工作,她每天都会记录自己的抗疫日记,因为她想记住每一位患者的故事。
陈海燕之前是国科大宁波华美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管护师,即便见惯了生死,但是在武汉的这段日子,无数患者的故事也让她数次泪目。
其中,最感人的就是,有一位重症患者在即将离世时吃力地写下了一封遗书,歪斜的字体能勉强认出:“我的遗体捐给国家!”
“写遗书的时候,这位43床患者已经上了纯氧,说明病情很重。因为咳喘得厉害,他不能平躺,每天晚上都是坐着睡的,就这样靠非凡的意志力撑过许多个日日夜夜。
所以当他写下这样的心愿时,给我的感觉是震撼!”陈海燕回忆说,此前这位患者还曾两次拒绝服药,说:“留给需要的人吧,不要浪费药物”。
那几天,陈海燕每天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他能挺过去,在不久的将来,和我们一起沐浴在新一天的春光里!
可惜,这样一位好人还是离我们而去,但他面对生死的那份勇敢和豁达,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正如陈海燕所说:“每一位患者,每一个故事,都将留存于我的记忆里,镌刻在我的生命中。”
最令陈海燕触动的还有9床的阿姨。
陈海燕说:“阿姨去世的那天晚上,她紧紧攥住我的手,攥了15分钟……她的眼里都是恳求和绝望。”
从接管这个病区的那一天,就有人提醒陈海燕:留意这位阿姨,她随时有可能离去。所以陈海燕格外留心她,时不时就去看看她的情况,问问她感觉怎么样。
陈海燕试图安慰她,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反复对她说:不要害怕,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的!我们一起再努力一下,一定撑过今晚,明天请医生再给你联系一下转院的床位!
随后的几个小时,陈海燕时不时到阿姨床边去转一下,有一次她又拉住她的手,在陈海燕的手心里拼命画一个“转”字。但阿姨没有等到第二天,当夜12点多就去世了。
当时陈海燕己经下班了,但因为担心阿姨的病情,一直没有睡,看到接班的护士在群里发了这个消息,陈海燕难过了很久。
她说:“做护士这么多年,并非没见过生死,但以往走到生命尽头的患者,多是在亲人陪伴的情况下离去的,而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孤独而无助的患者身边,只有我。”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当我们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竭尽所能、却无能为力的时候,怎样对患者进行心理陪护,是检验我们专业素质的另一道考题。
但希望总会比失望更多一些。
有位80岁的老奶奶,不肯通知家人,一个人颤颤巍巍走进医院,在我的再三说服下,她终于和家人联系上,最后顺利出了院。
经过二十多天的奋战,武汉市第四医院的情况越来越好了,除了9床阿姨,没有患者再离去,每天都会有患者穿戴整齐,整好行囊,满面笑容地走出医院,回到亲人的怀抱。我和他们的喜悦,是同频共振的。
不管是像陈海燕一样的护士还是勇敢的患者们,都让我们坚信,疫病终将退去,正如冰雪终会消融,因为爱与病毒同在。
02.
“我永远记得你那双可爱的眼”——95后男护士范锦哲
2月10日深夜,正在武汉方舱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的W先生将自创的诗发布在微信朋友圈。这首题为《神秘容颜》的诗是他为自己的管床护士范锦哲而写的,也致敬所有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
“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拯救大武汉!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每天8小时,不能吃不能喝更不能上厕所,常人难以承受,何况你们这些可爱的九零后,你们是最可爱的人,照片留下你们神秘容颜,愿你们一生平安!”W先生在朋友圈里写道。
1997年出生的范锦哲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急诊科护士,2月4日出发参加援鄂抗击疫情工作。
征召通知来得急,接到任务时,科主任、护士长和锦哲沟通,话都没有说完,他就连说“我愿意、我愿意、我愿意”。由于时间仓促,范锦哲个人物品都没有准备齐全就匆匆出发了。
投入紧张的救治工作第一天,下班后护士长和科主任多次要求与其视频,范锦哲都拒绝了,最后实在拗不过,只好拍照发回。当看到他那才一天就冻得裂开、磨破皮的双手时,护士长心疼地流下眼泪。厦门的同事们凑满了一箱保暖衣物和护手霜,委托寄往武汉前线。
“看到这首诗还是非常感动,也是写给我们这一个群体,也不是写给我一个人的,我们也算是相互鼓励”范锦哲腼腆的说。
2月11日,尽管武汉比厦门寒冷得多,刚结束忙碌工作的的范锦哲全身却被汗水打湿,脸上和额头上都是佩戴防护用品留下的深深勒痕,但他无暇顾及这些。
他给厦门的同事发来一段当天他录下的视频,视频中,医护人员利用治疗后的短暂休息时间在病区中带领患者跳广场舞。
这段广场舞视频也迅速在网上走红。
范锦哲说:“在一线,不仅要照顾好病人,还要常常关注病人的情绪和心理状况,既要当战士,也要做病人们的亲人。”
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每天8小时,不能吃不能喝更不能上厕所,常人难以承受,何况你们这些可爱的九零后,你们是最可爱的人,照片留下你们神秘容颜,愿你们一生平安!
03.
说好不许哭——北京驰援武汉护士姚洁林手记
“亲爱的老妈,见字如见人,咱先谈好不许哭……”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援鄂医疗队呼吸与感染专业的护士姚洁林到武汉十天,才决定动笔给母亲写一封家书,第一次告知母亲自己到武汉一线支援的真相。
在她手写这封信的时候,她不知道,其实,母亲早已知晓真相,已默默哭过。
母亲看信后在微信中对她说:“你瞒我,我就装作不知道吧。知道真相后我一夜没睡。你贫血、免疫力低、睡眠差,我实在不放心。”“不哭了,我支持你……”
1月27日,姚洁林跟随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护团队,从北京出发驰援武汉。
出征前姚洁林剪掉长发
到武汉支援,是这个年关里,姚洁林对母亲的第三次爽约。
到武汉后,她成为家庭群里所有人关注的焦点,长辈、兄弟姐妹每天都在询问她的情况,“他们觉得我是英雄,为我骄傲。但其实我很平凡,我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为人民、为病人,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姚洁林说。
进入病房前,孙雪洁人生第一次穿上了纸尿裤。
第一次进入隔离病区3小时左右,她开始出现头晕、张口呼吸、喘憋等缺氧症状,护目镜上的雾气形成水珠不断往下流,不能喝水加上大量出汗导致口干舌燥,最舒适的时候就是洗手后,瞬间能凉快2、3秒。
6个半小时的坚持,又累又饿又渴又缺氧,眼睛看不清,一遍又一遍地两人核对各项操作,生怕有些许差错。
她写到:21:30从隔离病区走出来,摘掉护目镜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摘掉口罩帽子看到自己的脸,给自己留下一张自拍照,算是别具意义的纪念。
“我们的工作将日复一日进行,直至疫情控制住。”她写道,“这份加油给自己,给队友,给武汉,也给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
2月8日,姚洁林正式向临时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而她的实际行动,就是向党提交的第一份充实的思想汇报。
以上,致敬战“疫”英雄!
他们会告诉你离春暖花开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