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在广博的知识群之间,我获取的知识真的算是蜉蝣,社会中的问题之多,人们深邃的思想之深,我都不曾窥探。这大概就是我愿意成长的初衷,对一些知识的渴求,是我这些年来的出发点。
从我被世界赋予的定位来说(我也渴望甩掉角色意识)身为学生,我被强加到题海的桎梏之中,因为学习具有阶段性,也就具有层次感。做数学题如此,思考问题也是如此。可我却愿意将这种层次感压榨为单一的“了解”层级。这样做最大的坏处就在于感到自己的渺小,从而阻挡前行。而最大的好处也在此,它可以成为一种特殊的压力,当我用极其乐观的心态去反抗时,压力便内化成了我生长的动力。新的生命力来自于观念的转变。
因我身为历史社会的蜉蝣,所以更要努力前行,寻找全新的活法。我愿意寻求刺激,改造或创造这个世界。或许是我的叛逆思想作祟,总是要从一些理所应当的地方挖掘出漏洞,来反抗这些问题。我总是爱谈教育,看到教育中人情世故的冷漠,“唯分数论”高举,状元被消费。开始主张“发自内心”,主张“自由生长”,却被无情打压。我也爱谈时事,讨论“为什么朝鲜要打美国”之类的事情,却被无情嘲笑到“这些又无用”。我用尽力气去反驳,以为自己能够改变,却无一幸免地失败。我试着写写小说,写写杂文,却发现自己的东西无人赏识。这时我意识到命运无情,社会无情,我的初心。成长原来是一个去变得复杂的过程,人不变得复杂,无法生存。
每当我试图反抗一些东西的时候,总是受到非议。我开始躲藏,开始不那么固执己见,我将我的观点不强加在他人头上。变得易碎,容易将他人的观点筛选后内化,脱胎成为更美好的自己。我开始看到成人世界不那么美好的东西也开始坦然。我开始坚持多元观点,肯定他人的价值。我不让世界以我为轴,我爱撒鸡汤,我爱这世界这纷繁的世界,面对未知时的刺激吸引着我往美好的地方走去。我是谁?这个无法穷尽的答案我将一生追寻。但现在我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以反抗无情命运和社会为出发点,以对未知的好奇心为动力,以热爱世界为立足点自由生长的真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