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年,当城市内房价高企,各种限购,限供措施出台时,地产企业纷纷转向旅游地产的开发。
旅游地产瞄准的就是中老年的消费群体。已经有了一套房,梦想着周末或小长假到风景好的度假房休息放松一下,或者退休之后,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居住,活得长寿些。
从需求方来说,这部分需求确实存在。确实会有人为这种度假房买单,尤其是营销宣传做的到位时,瞄准度假、休闲、养老的痛点。
从供给方来说,旅游地产一般都建设在环都市圈,一、两个小时车程的范围内,但是又脱离都市限购措施的控制范围,这样消费者的需求不受限制,可以得到足够的释放,再者,拿地的成本会大幅度下降,往往能以很便宜的价格大块拿地,有的大盘,往往拿地都是以公顷计。第三,旅游地产确实可以拓展地产企业的产品范围,可以帮地产企业赚到真金白银。
貌似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看,都没啥问题,所以这几年,旅游地产的买卖做的也是热火朝天,就沪上的这些旅游地产大盘来看,是有增无减。从最初的海上威尼斯,到绿地长岛,再到碧桂园十里江滩,再到最近的大爱城,长泰海滨城,哪一个不是大盘?南通启东那一块的地这几年基本上是井喷式供应。
可是其实在需求这一块,如果仔细分析,这一块的需求是伪需求,当消费者买了旅游地产后就会意识到,这度假房的利用率很低,当初计划的每个周末都去住住,但是实践下来,一年能住个十次、八次已经算很不错了。
绝大部分的房源都是在被闲置。周边的几个大盘已经交房2、3年,可是一到晚上,亮灯的有二十分之一都算是烧高香了,长久居住的只是那些确实退了休的老年人,但是这部分人的绝对数目也是不多。
现在看来,大规模的旅游地产的建设,只是建造了一座又一座鬼城,旅游地产的鼻祖山东威海的银滩海景房,全国范围营销,现在留下的,只是一座常年入住率不到10%的鬼城。现在各地热火朝天建设的旅游地产,前途和命运和其大概率类似。
当然这只是旅游地产发展的第一阶段。当消费者逐渐成熟起来,认识到旅游地产、度假房的伪需求,有可能更成熟一点的需求和思索会浮出水面,比如国外比较流行的分时度假,买的是一个地产品牌的居住权,在这个企业建造的各地的房子都可以居住,不用把钱拴牢在一个地方。
毕竟度假和养老问题的解决方式不一定只能通过拥有一套房产来解决。短租、分时度假房、旅游宾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地产的潜在竞争对手,还真不是简简单单的地产企业们。
总之,这旅游地产是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如何,只能是吃了葡萄的消费者们自己去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