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就是智慧,差异就是信息。昨日早晨上班时,爱人不经意间发了一句牢骚:“你看你的包,沙发上都成了你放包包的落脚地了!”,话音刚落既而急转,听他自己又笑说到:“这个家是老婆的家,哪里都是老婆放包的地方,想咋放就咋放”,我抬头哈哈一笑,啊,老公你怎么这么会说话了,我感觉好舒服呀!今天是教师节,谢谢你给我这么好的礼物!
一天的心情都是这样的轻松、快乐,下班后我们又是自驾车开往青岛,在旅程中边聊天边听老师的课堂回放,还又选择时机的理论交流与探讨,可说是自在、乐哈、喜悦的很,不时老公又是激情昂扬,理性梳理听到的话语,“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还能理解你的人,早点死了这个心吧!”,让我对这句话又是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可。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各自不同气质性格的人,你自己的需要与动机也只有自己能清晰与明白,都是对自己的自恋,别人也是很难能理解你的所需、你的所想,所以说:“因此我才千万百计的试图去理解别人”,不为别人只为自己,生活的舒服、自在。
这让我想到自己与婆婆的关系,自从我嫁给老公,看到他妈妈只管做事、言语不多,别人说话及时点头应允,没有反驳、没有不同,只是任其“你说了算”,一个心目中的好母亲在心里欢喜着,感觉好喜欢这个婆婆,只要有时间还是挺愿意和她在一起,聊聊天、说说话,其实也都是听我在说话,而她也是很少的发表言语,既而有时给她买件衣服、买点礼物什么的,几句言语也是“你嫂子也是给我买了”,时间一长、家庭琐事日积月累,感觉与婆婆相处时是“自恋自处”,与她说话只有“嗯”,看她表情只有“保持音”,自己想要的一点点回应确是没有,只是感觉这个婆婆“好虚”,日子久了心里形成“婆婆就是婆婆,还是自己的娘好,自己的娘亲”,这当然是曾有的亲密也是慢慢淡下来,与老公说起婆婆时,心里也是少不了的抱怨与委屈。走进心理,当我知道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心中有什么眼中看到什么,你就会说出什么、表达出什么,原来对婆婆的所有的感受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也是自己对她的期待与渴望,自己的心中慢慢舒服、轻松了好多,也是逐渐的能够做到理解,她已经做到了她的更好,是我自己的需要与满足,是我自己的自恋、自己的投射,是希望被看到,被赞美,被认同,理想的自己“我是最好的”,这是与她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一份轻松悠然升起,原来生活是那么简单,那么自在,发现不同、发现差异,理解别人、舒服自己。
(研修日记2021年9月11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