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上海,去了一次鲁迅公园。第一个印象就是人很多并且绝大多数是老年人。那个地方应该是很古旧的生活区了吧。所以周边才会生活着那么多岁数大的人。
有好多个地方,发出来乐器的声音,准确的说是二胡声。我有些兴奋,因为我比较喜欢二胡这个乐器,自己有时也摆弄几下。
当时是因为工作空档,没有急着要做的事,所以心情很放松,行动上就更放松,晃晃荡荡的闲逛,累了就找个地方坐坐。那些拉二胡的,都是老年男性,身边通常围着几个人,也有人数比较多的,里里外外的围了一大圈。中间有些人在跟着唱。
当时我想,这样悠闲自得的景象,恐怕世界上别的地方很难出现。因为除了中国,别的国家新冠疫情的控制都很不到位,就算他们再放的开,生命当前,也不敢过于放肆吧。
但是有一件事,我总是不能理解。就是每一个拉二胡的人,都配了一个小小的扩音器,体积不大,目测估计一升多些,挂在腰间,接收音量的那个小探头伸在二胡最下面的筒子里,这样就可以把二胡声尽最大能力的放大了。
在北京的公园里,这个现象也是一样的,不论弄个什么乐器,都要配一个音响,有时音响个头还很大,当然音量也格外的大。
公园里人很多,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与我一样喜欢二胡。就算大家都喜欢,但是你也拉二胡,我也拉二胡,并且距离并不远,互相干扰之下,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我有时也会去公园里或者别的空旷的地方去拉二胡,但是我没有带过音箱。因为我没有,不是没钱买,是我认为,我没有权利放大我所制造的声音,迫使别人接受。
每个人都喜欢自我炫耀,这大概是一个共性——虽然并不是一个好的共性。但是许多人却忘了自我炫耀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要让周围的人不舒服。这个前提很重要,你当然有炫耀的自由,可是自由过了头,对周围完成了伤害,就不是自由了。
前些年因为跳广场舞制造的噪音,曾经发生过许多次群体冲突,虽然场面都不是很大,也没形成多么恶劣的影响,但是已经充分说明了“自由是有边界的”这句话的真理性。
一般来说,大家都懂得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的道理。就是那些在公园里使用扩音器演奏音乐的人,他们并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是一到他们演奏乐器这件事上,似乎就忘了。
在音乐厅里面,是必须使用音箱的,不但要使用,还要通过各种科学配置,让所有听众都能够享受到美妙的乐音。因为凡是进入音乐厅的人,都是为了欣赏音乐而去的,并且大多都花了钱,那就必须让他们得到合适的享受。
公园里面拉二胡,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有的人本身是为了安静的环境才去的,可是处处在制造噪音(在喜欢安静的人眼里那些音乐都是噪音),那就对别人造成了伤害。
我写下以上文字是在公交车里面。身边坐了一个人,不停的播放不知什么app,里面是各种杂乱的声音,虽然音量不大,但是我就在旁边,所以明显受到了影响。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其实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准则,但是要真的做到,还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