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系统性的看书,我便发现了我很大的一个缺点——缺乏总结归纳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输出能力很差。虽然我一直在想如何克服这个障碍,然而此书倒是给我血淋淋的扒出了真相给我看。
没错,我就是懒得动脑子。
只是读书,会减少很多思考的辛苦,还会让你感觉心安理得。
“我又看掉了一本书!”这真的是自欺欺人的形式主义。
我所做的最大努力不过是把里面觉得很精彩的句子摘抄了出来,然后仿佛这些语句就从纸上转移到了我的脑子里。醒醒吧,骗谁呢?
同时我最大的弱点在于,我只会找金句,不会抓结构。现在的我读书还算有点章法,知道每一次看书起码得一鼓作气看完一个整章节,不然下次看书就会忘了之前读书串成的逻辑链。要搁以前,自然是想看到哪看到哪,目录对我来说根本就是多余的,我在乎的是知识点,而不是去构建系统的知识面。
那我直接去看十万个为什么就好了呀!
我回忆起我对四大名著的态度,除了《西游记》,其它全都看不下去。so why?因为西游记全是小故事啊,时间轴不明显啊,先去女儿国和先去车迟国有什么决定性的区别么?没错你现在问我我也不记得哪个国是先去的。
再多推一步,也完美的解释了我为什么从初中就坚定的要学理科。因为知识点很好记,知识面很讨厌。我宁愿背三角函数化学方程式,也不要去把历史事件串一串连成圆。
年轻的时候挖的坑,现在只有自己跳。
小时候沉迷打游戏看球赛追动漫的我,现在静静的坐下来看点书,才发现自己运气真好,靠着各种零散的知识点走到了现在。然而写材料写不出来,文件内容记不住真真让我决定以后不要让我儿子走我这条老路。
所以如何读书,不是走别人的路,而是将别人的路变成你自己的路,只有这样,你才能创造出你的输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