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抉择
今天,继续不连贯的观看了电视剧《大决战》,其中一个片段,很是精彩。
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在完全了解对手杜聿明的行事风格后,对国民党下一步的军事计划猜测完全正确,可谓料事如神也。并且提前做好了有关的准备部署。
同步,党中央获得绝密情报,并第一时间转发给粟裕。情报中提到敌人将从东南方向突围,与粟裕判断的方向完全相反。
一边是绝密情报,一边是自己精确的判断,如何权衡?参谋长张震建议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来。这个建议更增加了粟裕抉择的难度。
天快亮时,粟裕十分确定,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最终确定要把全部兵力部署在西南。以此同时,张震不再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是坚决选择相信粟裕的判断。可见,搭档的支持是多么的重要。
当同样的情形出现在杜聿明身边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剧情显示如果按照杜聿明的计划,则有可能改变战场的形式。可惜的是,手下将领多数坚持按照蒋校长的部署去做,理由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最终结局全部被歼灭。
由此可见,抉择有多难。特别是有干扰时,这个抉择就更难了。为何粟裕如此坚定自己的判断,在于对对手的全面了解。由此可知,任何事情,判断很重要,坚持自己的判断更重要。当然,后续的跟进最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