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女儿赖在床上,婆婆过来喊她起床。因为多喊了两声,她竟然莫名发起脾气来,“奶奶,你真烦,我自己知道要起床。”婆婆顺势说了一句:“那好,你要不起来,就把被子盖好,不要冻感冒了。”女儿一脚把被子踢开,“你再说话,我就冻自己。”婆婆只好一声不吭,走开了。大概是既喊不起女儿起床,又不想让她冻着,觉得无奈。
我在客厅听着,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因为平常,婆婆比较唠叨,她俩之间经常会有这种小冲突,我就秉着无为的态度,既不帮婆婆,也不惯女儿,让她俩自行化解。她们就一会儿拌嘴,一会儿和好,我觉得这样也挺好。
然而今天,我意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我可以不处理她对奶奶的无礼态度(大概有时也需要处理下,等我想好办法),但是她用把自己冻着来威胁奶奶,让奶奶闭嘴,这一点在我看来,却要出面干涉了。
我走进房间,看到她果然就只穿着单薄的睡衣,而没有盖被子。我坐到床边,轻轻地把被子往她身上盖上,对她说:“宝贝,妈妈先不说你跟奶奶是怎么回事,但是有一件事情,我必须要说下。”她蜷着身子,把自己闷在被子里,没理我。“你不能用把自己冻着来威胁奶奶,你知道奶奶爱你,不舍得让你冻着,所以她就会不说话走开,你赢了。但是身体是你自己的,你自己都不爱惜你自己,我们再怎么爱你都没有用。”她还是一动不动,不理我。“如果你用这种方法威胁别人,你觉得别人会管你吗?他们才不会管你是冻着还是饿着,最终损害的还是你自己。”她依然不动,也不说话。但我知道,她听到了。“妈妈爱你,奶奶爱你,妈妈也希望宝贝能爱自己,并且照顾好自己。”我说完坐了会儿,就走开了。
过了一会儿,女儿自己穿衣服起床了,然后大声喊:“奶奶,我饿了,给我盛粥。”
为什么我会对她这件事情敏感呢?以前听到过一些案例,比如孩子威胁父母,如果你们不让我玩游戏,我就跳楼。还有,男孩追求女孩,追不到,就威胁女孩,如果你不做我女朋友,我就跳河。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来达到让别人服从的目的,虽然一时他们赢了,但这不是一个好办法,只会让别人想要远离他。因为替另一个人的生命负责,这责任太大,即使是父母也会有不堪重负的一天,更何况其他人呢。
而这一点一滴,都是从小时候的养育开始的。比如我女儿今天早上的行为,就是一个影子。今天她赢了,让奶奶闭嘴了,她就尝到了这种方式的甜头,发现原来这种方式管用,于是她就记住了这个方法。那么下一次,她就会用这种方法来达成别的目的,比如你不给我买这个玩具,我就不吃饭;你不让我玩游戏,我就不学习;你不听我的,我就割自己......一步步升级,到时家长就无力处理了。可能我想的有点多,但确实,种子就是这么种下的。
同时,不拿自己威胁别人,也是一种对自己的爱和尊重。如果连自己都不爱自己,不珍惜自己,随意拿自己的生命作为控制别人的工具,那凭什么要别人来珍惜你的生命呢?你不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值得爱的人,而只是一个工具,就可以预想,总有那么一天,这个工具会失效,世界不会理你。
这些都是我多想出去的,但也不一定完全是多余,希望能够在女儿小的时候,就让她学会爱自己,珍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