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三代以前,社会是靠宗法制组织起来的。人类最初的团结,从血缘开始,这种关系,便叫做族。横向来看,有九族:父属四,母族三,妻族二。从纵向来看,有九世: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
便是以族为单位,组成了一个个村落。而族的延续和繁荣,有它的一套规则,就是认“宗”。宗法制把九族九世之外的人都笼络在一起。这样也就有了大宗小宗的区别。
这样一个制度,很适应古代社会,发展演化成分封制。得势的宗族经过经年累月的发展,占据了很大的土地,和族人一起统治、保卫自己的领导,并且不断征服周边的氏族,于是自己便成了贵族,而他人则沦为贫民。
为了维系贵族社会,必须以家族(国家)为单位,所以“有国才有家”,爱家就要爱国。所以古代社会只有贵贱,没有贫富。有的是集体财富,个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他的身份。
直到年代久远,大宗小宗之间各有利益冲突,相互之间地盘接壤,才造成相互攻伐。这便是天子和诸侯之间的斗争。
宗法制被破坏,社会阶层动荡,个人利害渐渐大于集体得失,每个人都可以不被传统礼法约束,于是出现贫富。继而贵族与平民相交融,各种官学教育走入民间,又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治理方式和阶级结构,也是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