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的小太阳一记王恒会同学的成长
二十八载春秋在三尺讲台上悄然流逝,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见证过无数稚嫩的脸庞在时光里蜕变。今年我接的是一(十)班,我们班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王恒会,他的成长故事如同春日枝头最鲜艳的花苞,在我心底悄然绽放。
初遇王恒会时,他就像一颗充满能量却横冲直撞的“小炮弹”。清晨的经典诵读课,教室里回荡着此起彼伏的朗朗读书声,他却把课本倒扣在桌上,趴在那里休息,或是专注地折叠纸飞机。随着“咻”的一声,一架架“小战机”从第一排课桌腾空而起,掠过正在朗读的同学头顶,最后歪歪扭扭地坠落在卫生角。每当这时,我总要停下领读,绕过课桌去捡那些“肇事飞机”,而他则双手捂住嘴巴,眼睛里却藏不住狡黠的笑意。
放学站路队更是让我头疼。别的小朋友都能像小松树般笔直站立,他却像只调皮的小企鹅。若我不专门回教室叫他,他就会在教室里一直摸索,或是和我玩捉迷藏。好不容易站好队准备出发,他又一会儿伸手戳戳前面同学的后背,一会儿做着搞怪动作,惹得全班孩子哈哈大笑。原本整齐的队伍在他的“带动”下,像被风吹乱的毛线团,东倒西歪。就连课间操,他也不好好做。当课间操音乐响起,别的孩子跟着节奏伸展手臂,他却自创出夸张的“螃蟹舞”,两只小手在空中胡乱挥舞,逗得周围同学笑得前仰后合,连值周老师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最让我发愁的还是他课堂上写作业的问题。别的小朋友练习本上的生字,像整齐排队的小士兵,而他的本子上常常只有寥寥几笔。记得第一次听写田字格里的生字时,他握着铅笔的小手悬在半空,迟迟不肯落下。直到我搬来小凳子,坐在他身边轻声引导,他才磨磨蹭蹭地开始写。即便如此,他的眼睛还是忍不住瞟向窗外,注意力像断了线的风筝,怎么也收不回来。
但每当我准备严肃批评他时,一看到他那双葡萄般滴溜溜转的大眼睛,所有的严厉就化作了无奈的温柔。那眼睛里藏着星星般的光芒,透着远超同龄人的机灵劲儿,仿佛在无声诉说:“秦老师,我只是有点管不住自己嘛!”我知道,在这个爱闯祸的小身体里,一定藏着许多有趣的小点子,就像埋在土里的种子,只等一场春雨来唤醒。
转机出现在本学期学校的经典诵读比赛筹备期间。班会课上,大家正七嘴八舌讨论如何让队形更整齐,王恒会突然踮着脚尖,小手举得比谁都高,大声喊道:“秦老师!可以在地上贴像斑马线一样的条条!我们踩在线上就不会动来动去啦!”这个充满童趣的创意让我眼前一亮。第二天下午,我来到教室,发现讲台上多了一条用双面胶标直的显眼白线。一打听才知道,是王恒会吃过午饭早早来到学校,拿着妈妈准备的白色双面胶,蹦蹦跳跳地开始忙活。他趴在讲台上认真比对距离,胖乎乎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撕开双面胶,嘴里还念念有词:“要贴得直直的,这样大家才能站得像小士兵!”
比赛当天,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洒在讲台上的白色双面胶带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小选手们踩着笔直的白线站得笔直,像一排排挺拔的小树苗。当我们班凭借整齐的队列和响亮的诵读声,获得评委老师们的一致夸奖,我在班里特别表扬了 一(十)班孩子们的团结拼搏,给每个孩子发了棒棒糖,又额外奖励提出创意的王恒会一包小零食。那一刻,王恒会高兴得手舞足蹈,鼻尖上的汗珠都闪着光,眼睛里盛满了自豪与喜悦。我知道,这颗蒙尘的小星星,终于开始发光了。
自那以后,曾经总爱调皮的小男孩王恒会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被点亮了心灯。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校园时,他总是早早背着小书包来到教室。踮着脚擦黑板时,粉笔灰在晨光中轻盈起舞;卫生角的小扫帚,也被他主动摆放得整整齐齐,还会主动上讲台领读经典诵读。有一次我表扬他:“王恒会真是我们班的小管家!”他挠挠头,露出腼腆的笑容:“我要帮老师管好我们班,这样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并获得棒棒糖、小零食啦!”
课堂上,虽然他偶尔还会偷偷玩耍、折纸飞机,但不再耽误其他同学上课。作业本上的字迹也从歪歪扭扭的“小蚯蚓”,变成了工整的方块字。最让我惊喜的是语文课上,学习《小小的船》时,他突然举手说:“老师,弯弯的月亮像香蕉,那星星就是撒在香蕉上的芝麻!”这样充满童趣的比喻,不仅逗笑了全班同学,更让我看到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现在的王恒会,依旧是那个活力满满的小男孩,只是学会了把热情变成温暖集体的光。他会带着小伙伴们玩“排队闯关”游戏,把路队变得又快又整齐;也会在美术课上教大家折会飞的千纸鹤;要是有同学遇到困难,他会主动帮忙,还会掏出自己最宝贝的贴纸哄同学开心。曾经那个让我头疼的“小皮猴”,现在已经变成了全班同学都喜欢的“小太阳”,用他的奇思妙想和热情,照亮了 一(十)班的每一天。
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孩子们嬉笑打闹的身影,我深深体会到:教育不是雕刻模板的模具,而是唤醒生命的艺术。从王恒会的故事中我明白,每个孩子的“调皮”背后,都可能是未被发掘的潜力与独特的思维方式。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摒弃偏见,以包容的心态接纳孩子的不同;要学会耐心观察,从他们看似捣乱的行为中,寻找闪光点;更要积极创造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展现自己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与智慧守护他们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那些曾经被视为“调皮”的举动,不过是他们探索世界的独特方式。只要我们愿意蹲下身,用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用爱心守护他们的成长,这些带着“小刺”的嫩芽,终会绽放出最灿烂的花朵,在成长的道路上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