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Ps.朋友,万事开头难,只怕有心人,老萝卜,你说呢
人都是被逼的——其实我们没那么矫情
想想那时候读书,我们可以走七八公里,那时候入伍我们可以背三四十公斤,走那么远,跑那么远,人有那么矫情吗?当时读书,没车啊,没钱啊,只有用脚,用脚丈量大地,还记得路边的风景,其实也不算什么,还挺有趣的,大家都走嘛。而现在的人,走一公里就不行了,要叫车,要坐地铁公交,苦叫连连,真是越矫情的人越矫情。你可以反驳我——为什么要有苦硬吃啊、坐车不好吗?我觉得现代的理论有意思——什么时候出了个“只要肯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那时候有激进主义,愤青主义,叛逆主义,现在这又是什么主义——“躺平主义”?真的能躺平吗,当然能,如果你想的话。对于这样的人,这应该就是真理,看来真理是有自己位置与阶级的,所以这时候看学习,就可以看到差距了,对世界的认知与判断还是天差地别,选择也是不尽相同。
不同认知差的人是走不到一起的,相同是人,不同也是人。今天为什么我来说“吃苦”,不是为了歌颂吃苦或者鼓励吃苦,而是我来表明一个观点,为什么老一辈的人能苦?是他们很能吃苦吗?不是的,是被逼的,当你没有饭吃,当你需要扛起自己责任与义务,当你需要贡献,……我们有那么矫情吗,我们需要那么矫情吗?但我们真的很矫情。时代下的我们,的确很脆弱,弱得跟一只鸡一样,我时常跟我表弟调侃一个他的朋友,他那朋友很瘦,九十多斤,骨瘦嶙峋,我们调侃他是(LUOJI,弱鸡的意思),希望他吃胖点,变成一直“强基”,而时代下的我们的确变得越来越弱鸡了。
我不赞美、鼓励吃苦,我觉得苦难的意义在于它带给我们的成长、坚韧与成熟,而不是什么“有苦硬吃”的偏颇,如果有苦硬吃可以成长,未免不可去吃?很多人的歪理,那些打工人勤劳吃苦一辈子还是很底层?差异在哪里你知道吗?那就是脑子与选择,为什么不吃学习的苦,为什么吃苦后没有长进,单纯为吃苦而吃苦吗?——他们想过吗?能想到吗?他们自己选择的?(激昂的试问),很多人用这种理由遮掩自己的懒惰与逃避、自欺欺人,是无法面对吗?是吃不了苦?还是强行为自己的懦弱与不堪解释呢?——“我聪明,有苦不会硬吃”
而我,今天就在这里告诉你,也告诉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谁,都听着——“人都是被逼出来的”,请记住“人都是被逼出来的”,我不是让你有苦硬吃,多吃苦,我是希望你每次吃了苦都要反思,都要成长进步,而不是变成吃苦的饕餮,以苦、以麻木、以无能为力、以不甘心为痛苦的养分,不断排斥不断渴望,变成一个个体与心灵抽离的没有灵魂的麻木的自欺欺人的人。
希望苦难的辉煌在于它给予你的养分与力量,让你充分的成长,我们需要智慧的吃苦,而不是仅仅是吃了苦而已。就如同你吃了再多的食物,没有一点养分,有用吗?
肉体需要抗阻训练,精神需要抗阻训练
吃苦是必要的
如果运动能让你健康,为什么不吃这个苦呢,如果学习能让你变强,为什么不吃这个苦呢
……
当然了,不是吃苦了就有收获,怎么吃苦,吃什么苦,你自己得好好想想。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在哪里,在脑子?在心啊!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都是被逼出来的!记住:不要偏颇,难受就对了!
Zeng
不想再起下一篇文章了,直接在结尾,我想跟你们玩个游戏,让我们看看自己究竟的选择与判断。
现在开始,一秒钟(最快速)选择答案,两者选其一,这种最原始的选择,可以最大限度找到与筛选自己纠结或者疑惑的事情
自己死或者爱他……你会发现你更爱自己
100万或者爱他……你们间的爱情就值这个价
离开这里或者2w块留下……你会发现为什么想走
……很多很多玩法,
它可以选择与增加、缩减常量与变量(比如:常量比如设定为爱他,变量设定为金钱的数额,你会发现自己在多少钱后会选择金钱,或者一个亿,一百亿都不行。或者爱1他或者爱2他,很难选,犹豫中,我愿意为1他做xxxx事,我愿意为2他做xxxx事,看程度所以当下的抉择。当然了,这个只能帮你做出内心最想做的选择,不一定是未来结果很对的选择。——它只找到此刻的最优解,并不是人生的最优解),用来更贴近判断自己的原始性格与事件自己心的选择,或者用来给自己做理性判断的决定,看似是原始脑在判断没那么理性会感性与无稽之谈,其实这已经是最原始最理性的原始脑与判断(理智)脑在做了最好的选择。当然了,这个是当下的选择,并不是人生最优解的选择,因为这个是看内心渴望,而这个渴望的品质高低也关乎个人的智慧。(比如:有些人谈恋爱就要帅的,有的人会考虑性格搭配与默契度。那如果遇到两个不同喜欢的人,他会根据他的选择去最后选择恋人,至于后面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但至少不必为选择烦恼了)
快来试试这个游戏吧,当你有问题没有答案困惑的时候,你自己就可以给你最好的答案,当然这个答案是随着时间与事件不断变化的,多问问,常问问,也许你之前看到的10分,其实是适合你的100分呢
Z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