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偏科情况,即使学霸也是如此
爱因斯坦1896年就读于瑞士阿劳市高中时,他的代数、几何、投影几何、物理、历史5科全部都是满分,但是法语只有3分(总分6分),仅仅及格。
即使是如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依然会出现偏科情况,因为人的精力、兴趣、时间都是有限的,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更可能的情况是学霸做得比其他同学更好一些,将偏科的数量减少一些。
偏科越少,学霸感越强。
为什么会有偏科情况?
偏科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兴趣、难度、情感、环境四个因素。
1、兴趣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如果你对一门科目非常感兴趣,那么就会主动去探索和实践,很快就能在这个学科上建立一颗强壮而全面的技能树。
我见过一个孩子就是如此,劳技课上老师播放了灾难中的求生影片,他对这个方向极度感兴趣,不但完成了各种灾难场景中的求生策略作文,而且还将主要的灾难片、荒野求生系列视频都看了一遍,并让父母买了《怀斯曼生存手册》、《野外生存基本技能》、《冒险图鉴》等一列野外求生的书籍,熟练掌握了各种结绳、生火、取水、获取食物、登山、动植物识别等。
出去玩的时候,他看到植物或者虫子,就会告诉爸爸妈妈,哪些植物有什么作用,哪些虫子可以吃,说得他家里人心里毛毛的。在同学当中他也赢得了“户外目录”的称号,经常有同学拿着不知道从哪里拔来的野草向他请教。偶尔他碰到不认识的,回到家后他一定会搞清楚,第二天再去告诉同学。他在植物学、昆虫学、动物学、生存和急救方面已经远远走在其他同学的前面,甚至在有些方面比老师积累的知识还丰富一些。
他就是典型的以兴趣为驱动的偏科生,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野外生存方面,其他科目的成绩就没那么好了,他家里人愁死了,既不希望打击他的兴趣,又希望他在其他科目上也能迸发出同样的热情和兴趣。
用对方向,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用错方向,兴趣就是最坏的敌人。
2、难度
科目的难度是偏科同学的一个拦路虎,例如每次考试的时候,最后一道压轴题都很有难度,属于探究性的拓展题目。很多同学遇到这类题目就选择放弃,虽然这是一种考试策略,但是也体现了人类的一个基本心态:畏难。
人一旦有了畏难心态,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大概率地选择放弃或者回避的方式,最后演变为中国足球的状态:“遇强则弱,遇弱更弱”。
难度与信心是一对处于两个极端的孪生兄弟,逐步克服难度,就能建立越来越强的信心。
3、情感
情感不同于兴趣,而是其他因素导致的学习态度。
例如你一开学的时候就因为上课聊天被数学老师批评了一顿,并且数学老师长相不符合你的审美观,那么你就对数学老师充满了疏远的情绪,连带着对数学课也开始抵触起来,慢慢地数学成绩就下来了,也就是所谓的偏科了。
以前的一个同学就是觉得他的语文老师总之针对他:经常让他上课时回答问题,而他经常答不上来。所以他的语文成绩就很差,后来他了解到语文老师是他爸爸的同学,让他回答问题是想帮助他,他立马就转变态度了,课前拼命做准备,被提问时答出来后收获满满的表扬,语文成绩直线上升。
4、环境
环境是影响最小的偏科因素,但有时候也很有杀伤力。
现在很多初中、高中甚至小学就开始进行寄宿制管理,有些同学一周有5天甚至6天在学校中。很多同学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但是对于自律性较低、性格内向、依赖性较强的同学来说,这种集体生活就没有那么美好了,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环境的变化,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都会遇到巨大的压力。
了解了偏科的原因,那么怎么做呢?
遇到偏科怎么办?
1、建立优势矩阵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需要通过一些必考的科目,例如中考必须通过语数外、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科目,其他科目达标即可,那么必考科目就尽量避免出现偏科,或者减少偏科的情况。
简单来说,就是尽可能地将必考科目逐步纳入到你的优势矩阵中,让你的优势矩阵越来越完善。
建立自己的优势矩阵的目的就是为了清晰地审视自己的情况,找到不足和原因,从而为下一步的针对性改进做准备,避免因为偏科太多而眉毛胡子一把抓。
很多家长见孩子不少科目成绩下滑,第一反应就是报课外班,缺啥补啥,但是效果一般,这就是因为对孩子偏科的原因不清楚,只是在强行将孩子向前推,很可能形成反效果。
例如某个同学的优势矩阵如下:
一旦确定好优势和劣势,就能够针对原因进行提升,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尽可能弥补劣势。也就是说,你要逐渐增加手中的王牌,最终形成王炸效果。
2、用套路和模板进行针对性提升
一旦了解弱势科目的偏科原因,就可以进行针对性改进,尤其是现成的教育资源。
现在各类辅导班很多,也有各种一对一的单独辅导,每个城市都有这些教育资源,很容易找到。但是找资源容易,找到“对”的资源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果已经清晰了解孩子的偏科原因,那么在这些培训机构中进行咨询时就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老师和提升方案(套路),如果还不清楚偏科原因,建议和学校老师交流一下,听取一下老师的意见,然后再去寻找教育资源。
有个同学的英语阅读理解成绩较差,家长也报了培训班,效果还是不好,一个学期后培训老师总结时才发现原因:单词量太少。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个同学猛攻单词,尤其是每个单词在不同句子、实际环境下的应用。两个月后,英语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只要找到原因,就会有对应的提升套路,这是生活在当前中国教育环境下的幸运。我在初高中的时候,县城就没有这些资源,只能靠自己的主动性去硬抗,遇到问题要么利用课间10分钟问老师,要么自己查资料,连个培训班都找不到。
3、优化时间管理策略
偏科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兴趣高、成绩好的科目上投入大量时间,在兴趣低、成绩一般的科目上投入的有效时间不足。
这里的“有效时间”是指真正处于学习状态的时间,例如有的同学报了很多课外班,但是上课时做学校的课内作业或者神游天外,那么这个有效时间就为零。
时间管理的策略是八个字:“急用先行、要事为先”。
(1)急用先行
急用先行就是当前阶段需要你做什么,你就先快速高质量完成它。
例如下周就进行初一的小四门考试了,这个时候你的时间、精力在这两周都要转到小四门的复习上,等这几门考试结束后再转向其他的课程上。
短期的突击性学习,会取得较好的成绩,虽然很难让你从及格变为卓越,但至少能做到良好。
急用先行的学习策略是:搞清原理、记忆要点、复习错题。
搞清原理:这是基础,也是很多判断和计算的基础,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是一对相反的过程,清楚原理后,很多实验题和判断题就很容易做出来了。
记忆要点:记住关键的知识结构,就能做好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断题,例如记住雄蕊、雌蕊的结构图,就能够判断出西瓜瓤、核桃仁分别由哪些部分发育而来。
复习错题:成绩的差异就体现在错题中,每一个错题都是通往高分的台阶。
(2)要事为先
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这是普通学生和学霸的分界线。
普通学生每件事都平均用力,每门课都花费差不多的时间,例如数学课和地理课每天课后都花费1.5小时,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数学没做到最优,地理即使考100分也对中考没直接帮助。
真正厉害的学生心中有一个天平,会在最重要的科目或者需要提升的科目上不断加砝码,投入更多的精力。
这个习惯不仅适用于学习,更适用于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首席技术官帕特·基辛格在《平衡的智慧》中给出一些他的原则:确定目标、做好平衡、坚持执行。
确定目标:确定你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例如英语成绩提升到班级前三名等。
做好平衡:做好各门课程的平衡时间,例如数学已经稳定在前五名了,英语较弱,那么就将数学的投入时间抽取一部分到英语上,形成一个均衡的提升计划。
坚持执行:一旦确定好计划,就坚持不懈地执行,无论遇到什么冲突和困难,都要坚持下去,例如某天数学作业特别多,那么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也不能减少。
一句话总结
遇到偏科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合适的应对策略,只要能够清晰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和原因,并合理规划时间、有效利用外界资源、针对性提升偏科内容,就能在短期内将短板拉齐,从而保持整体优势,形成王炸效果。
=========本专栏内容(持续更新中)=========
“全面回忆”专栏:如何从偏科到王炸
(关注镭师兄,一起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