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杰克·凯鲁亚克
类型:小说
大家好,这里是铅笔君,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书籍是带灵魂旅行的最佳方式。关注我,分享好书。
之所以阅读这本书是因为北大才女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引用了一句话“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查阅资料后知道这句话出自美国小说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作品《在路上》,便拿起了这本书。
《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的第二部小说,在极度的时尚使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敏感性变得迟钝薄弱的时代,如果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的面世具有任何重大意义的话,该书的出版就是一个历史事件小说写得十分出色,是多年前以凯鲁亚克本人为主要代表,并称为”垮掉的”"那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
与其说这是一本旅行游记倒不如说它是一群离经叛逆的青年的心路历程,对于它的阅读使我对美国的社会和风情有了更详尽的了解,而这样奇异的人物和经历只有在一个以自由牛仔、拓荒精神肆意迸发著称的土壤里才能发生。
小说的主人公萨尔为了追求个性,与迪安、玛丽卢等几个年轻男女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吸大麻,玩女人,高谈东方禅宗,走累了就挡道拦车,夜宿村落,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最后作鸟兽散……是的,他们放荡不羁,他们不会墨守成规。可能这些行为在旁人看来只不过是年轻时的迷惘导致的叛逆行为。可这才是人最初的本质,在没有被现实打磨之前对于自由、对于未知的憧憬因而作出的行为。
也许命中注定他就是为那个时代而生,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以及与卡萨迪路上的经历,一切都是为了写一本小说,一切都将成为他只花了三星期就挥笔而就的小说素材。
起初我无法理解这样循环往复的旅行到底有什么意义,没有环游世界的抱负,东西交替,只是不满于一成不变的死气沉沉的生活,可正是这种行驶在路上不断持续进行的旅行使凯鲁亚克终于没有将自己的生命全部投放在毒品与酒精的海洋中,反而在穿越海岸线的过程中,他获得了无穷的想象与创作的激情,也许那由他自己制作的一百二十英尺长的稿纸里面亦有可卡因与大麻的功劳,但是自我对文学的表达的强烈愿望终于使他一脚踩上时代的列车,并终成一代文学弄潮儿,引领了他的那个时代的独特文风。
如果以今天的角度来看,作者和他的朋友们的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这群垮掉的一代人的作法也是专于利已、很少为他人考虑的异族代表。
但是他们那种自由自在,奔向内心与真我的精神勇气是应该得到赞扬与肯定的,所以本着同样的精神追求与向往,我从这个坏孩子身上所获得的收获亦是巨大的,我的巨大收获就是,只要对自己的生命有足够的挥霍勇气,是可以底气十足的带着一支只属于自己的铅笔在浩瀚的文学海洋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