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不确定自己一件事做的正确与否的时候总喜欢给自己找个榜样,聊以自我安慰那一颗忐忑而又舍不得伤的心。
图片源自网络
这就类似于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此我一直相信一个人的自愈能力,也就更愿意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安慰的一把好手。常看到有人说安慰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自己,以前很是为能说出这番话来的人折服,甚至每每看到都不免顾影自怜一番,就好像它真的摸到了你的痛处,感慨有个懂你的陌生人,同感雾一样蔓延开来,虚化而放大的感伤把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一次次的加剧孤独。可能壁碰的多了,也许是逃避,或者根本已经超脱,没有了多愁善感也就不再故作姿态。扪心自问一下,安慰别人与安慰自己到底哪个更容易些?
图片源自网络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何为经典?是自以为是的看法为附庸风雅的大众所追捧还是别有用心的宣传被见缝插针的愚人而神化?或者根本就是一种自我满足和救赎。
有些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电影,书籍,我却并没有欣赏的乐趣,愚钝的我就是领悟不了其好在哪里,找不到你们声声惊叹的卧槽,只好来一句我悻悻的卧槽。同样的,有些大家批评的,所垢病的,我却并没觉得哪里不好,甚至有时候会感动的落泪,而那恰恰是最招黑的地方,也是奇怪。
图片源自网络
问题大概出在解读上,哈姆雷特可不止一千个。电影圈里好像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看不懂的就是好电影,放在文学作品上似乎是通用的,比如马尔克斯的那本《拜年孤独》。不由得让我想起一个段子,说是M市的一条街道上有人开了一家服装店小赚了一笔,第二天人家去店里的时候发现整条街上都开起了服装店。这也就是咱中国了,没办法,好在人多。
不过这样也好,不像小时候的考试,大家都知道这首诗写的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你就别追问它是怎么样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乡之情了,让看不懂的就是好的这一精神发扬光大。
图片源自网络
有时候真羡慕那些能说会道的人们,就想着自己要是也能妙语连珠,口若悬河该多好,这样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很热闹,至少不会冷场。人呐,就是这样,越是自己不具备的也就越奢望着,也就是幻想了,执念有多强烈眼神就有多落寞,也就剩幻想了。
图片源自网络
时间多么抽象,它是数字,是影子,是春夏秋冬,最重要的是距离。有时候好像觉得时间是可以任由自己摆布的,有点像孩子手里的积木。一部两小时的电影,十分钟可以看完,也可以两小时十分钟看完,中间也可以暂停,权当时间静止,这是怎样的两小时啊。
想想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变成一部两小时的电影,穷极一生的酸甜苦辣不消半日的功夫体会,一个民族的历史可以变成一本几百页的故事,千秋万代的血泪荣辱不过几天的时光了解。为什么你常觉得时间匆匆而过?大概是被我们的前辈透支了,而我们也在超额使用着后辈的时间,就像那些自然资源一样。
王小波说,能见到古人所见,感到古人所感,这种感觉就是历史感。
图片源自网络
连续几天没见到阳光了,记忆里北方的冬日好像总是这样,灰蒙蒙的,深深向高处飘去,大大小小的水洼窝在湿漉漉的地面,偶尔落下丝丝雨线在上面点出圈圈涟漪,也是寂静的。树上稀松地站着几只呆呆的胆小的喜鹊,咳嗽一下都吓得要展翅而去。叽叽喳喳的麻雀不见了,它们也好像失去了知心朋友一般,凄凄的歪着头专注地盯着某个方向,而后换个角度成了雕塑。看不透的白茫茫里,一道目光上下逡巡,怎么也逃不脱四面八方的无形桎梏,沼泽里的泥塘一样,越挣扎陷的越深,陡然地它就那么黯淡了,重重跌了下去。
这世上有那么许多人,可是他们不能陪着你回家,到了夜深人静,还有无论何时,只要生死关头,深的暗的所在,那时候只能有一个真心爱的人,或者就是寂寞的。上面这段话是张爱玲说的,只不过我把“真心爱的妻”换成了“真心爱的人”,我觉得在这里改了更适合。情之所至只能有个唯一,明的暗的,终究是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