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吃罢早饭,女儿和女婿去医院了,说是准备住院,先办下手续,顺带还了胎监仪。
女儿发消息:医生建议我住院催生,但我还没任何反应呢!不是很想住院。
02
特别能理解女儿因为众说导致的心焦无奈和纠结,但得直面现实。预产期都过一天了,当下最需要的是平和心态,听取医生建议,注意宝宝动态。
突然想到老家一学生是妇产科大夫,回复女儿:要不问问娜娜?(那学生小名)
“嗯嗯。”女儿回答有些含糊。稍作考虑,我拨通娜娜电话,将女儿情况一一说了。娜娜善解人意,她耐心听完,平静地给出自己的想法,她需要女儿孕期的相关数据和影像才能做出最准确的评判,以便明确待产方案。
向女儿转达对方的意思,她似乎不悦:“估计是让我在家待产,小地方医院不在乎这些数据什么的。”
需要的材料都提供了,娜娜的回复果然与女儿说的那样:在家等候,有产兆再去医院。不可以轻易打催产针,容易宫缩疲劳。
同为医生,真是众口不一,到底听谁的呢?看样子,谁都不能给出明确的决定,就是医生也没有,这不,又要女儿自己考虑。
“医生建议我这两天住院,又说也有孕妈不来的,有反应才来。叫我自己好好想想。”
03
别说当事人不耐烦,我都烦了。我去,这是建议吗?说了跟没说一个样,你是吃这碗饭的医生,可以更专业些吗?
在我看来,这就是不作为,你医生没给应诊对象明确的态度就是失职,就是缺德,缺医德。孕妈有问题找医院,既然你接手,怎么不对人家上点心呢?说些没油盐的,吊胃口呢!人家找你不就想讨个定心丸吗?你倒好,玩起套路来,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担任何责任的话,这样迷迷糊糊几个意思?
说实在,这事儿的确窝火。女儿咨询医生,自己的预产期到底如何确定。因为按照公式她自己推算的跟医院不一样。孕期头尾换过医生,都说不清楚,好像统一口径:按最初打印单子上的来。
女儿心烦意乱,这回她真的急了:“妈妈,我到底要不要住院啊?一点反应都没有。”
“回家再说。”回复很迅速,也很果断。但我真的能凭一己之见替女儿决定是否先入院吗?
04
努力复盘N多年前自己怀孕那些事儿,最深的印象竟然是孕吐,吃了吐,吐了吃,一直到生。其间没任何孕检,对所谓孕期指标更是没概念,更无所谓禁忌。对于怀孕,身边人的观点似乎约定俗成:怀孕就馋吃,越能吃越好。喜欢吃什么都管够的孕妇那是福气。要生了不急,只等有产兆,一般孕晚期时,会有动红或破水等症状再赶紧去医院。
当然也有所谓难产,听人说得也不少,但很多时候都能逢凶化吉—剖宫产。那时候产妇意念里好像只有特别难产才动刀子,做手术。常规时再痛也自然生,不管痛多久,也不管肚子里宝宝多大。顺带说一句,那时候医生确实很厉害,尤其是中医。把个脉就知道孕期多长,甚至能预料性别。孕肚里宝宝体重都可以用手摸出来,相差无几。
同当时大多数孕妇一样,我是一大早有见红产兆,老妈和婆婆才陪我去医院的,整整痛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便生了女儿的。那一整晚沉坠不停坐马桶,阵阵痛彻,不知所措,几十年了还留存记忆里。
05
如果说那时候,讲求的是自然孕育,现在更多的倡导科学孕育。
孕育之初,给孕妇建卡。之后各种检测,定期的不定期的。仪器测数据,数据对指标。上上下下,高了想办法降,低了想办法升。特别是进嘴各种禁忌,各种讲究。十月怀胎,孕妈感受前所未有的自控和自律。
当然科学需要数据,孕育也需要科学。但是,孕妈们是独特生命个体,科学指导下不也因人而异吗?医生就不能明确给孕妈最人性化的建议吗?严重质疑是否专业不硬朗,面对孕妈,才如此踢皮球式的含糊。
看样子我也愤怒了,近半百还不经事。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吧!可医生偏又不这样。
06
还是不要被负情绪烧脑,B超一切正常,还没有任何产兆呢!
女婿陪女儿回家,他们商量好了,过两天再去住院。
期待吧!那赖在妈妈肚子里的外孙宝宝,祝福一切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