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封写给12岁女儿的信,缘起一部摔碎的手机。
故事回放:
周二,我在加班,收到仔仔的微信“老妈,老爸把我的手机摔坏了。”我电话询问,她答:“我也不知道”、“可能爸爸没拿稳手机,可能……”我到家她已经睡了。
周三,早餐时我问:“爸爸不是有意摔你的手机吧?是不小心吗?”她答:“不是有意的。”……
直到周五,我从另一个当事人口中得到真相:因为叔叔的一句玩笑话,仔仔误以为爸爸不来接她放学,自己回家的途中没听到爸爸的电话,爸爸着急得找她半小时,找到后直接把她的手机摔了。
故事讲到这,大家反应过来——我被骗了!是的,可是我没有被骗的愤怒,我只是很悲哀:那个小小的、弱弱的女孩,那个小姨只是牵她的狗狗去遛弯她不说不愿意,只在角落默默抹眼泪的女孩,她不是应该哭着向妈妈诉说委屈吗?为什选择用另一种方式陈述“事实”?
让我开始写这封信,这也是我一直未履行的承诺——
记录下孩子成长的点滴应该是每个初为人母的女子都会开始的事情吧,可是坚持的有几个?而自己从最初的廖廖几篇,这一停,就是12年。
今年的9月1日,你就要成为一名初中生了,从你放假开始就说要请上至少一周假好好陪你,可是直到8月24日我才草草算计着抓住你暑假的尾巴。
从你摇号未摇到重点初中,按学区分配参加入学考试未考入重点班,受到两次打击的你有一些灰心更多的是迷茫。
那几天我和你每天认真地谈天,告诉你“站在宏观的角度看,每一件发生的事情都是对的”……
我把伍教练用英语的方法教给你,给你下载美国小学1~6年级英文原版教材,指导督促你过“头七”,七天下来,你的单词量从592突破到1452,你对英语有了很强的信心。
你参加思维导图训练营,画下新学期计划:
新学期的第一个周日,你画了本周所有课程(包括地理、政治)的思维导图,并向我和外婆讲了一遍。
陪你去网校上课,查看你的错题本,听你说做不出的入学考试数学题,我们总结出数学解题的两大原则:利用工具和画出来!分析你的新作业,我们总结出第三个解题原则:注重步骤。
你说作为网校初一(1)班的班长你会做出努力帮助他人成长,我说“学习最好的那个往往是被别人麻烦的最多的那个,分享的过程是将知识吃深吃透的过程”。
我表扬你敢在微信里问班主任问题,告诉你“求助不是乞讨,是自身价值的展现!老师帮助了你,你要努力让自己也有能力帮上老师。”
……
可是凌晨4点我仍然睡不着,我突然想起:
9月1日,我对你说“以后妈妈每周会给你写一封信”,到今天9月10日我才写第一封,也不知道第二封是什么时候。
8月24日,我说“我们一起列一张严格的时间表,合理分布时间。”到今天还没有动手。
8月24日我和你一起过“用英语”的“头七”,现在你已完成2年级的课程,我只坚持了3天。
9月1日,说好的一起学思维导图,你的三次作品老师都点评表扬,我的第一节课还没上完,没有作品。
这样的妈妈,你是不是失望了?
不去想你掩盖真相的理由,我只想对你说谢谢——谢谢你陪我成长!
我要用《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来结束这篇文章“……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突然想起,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