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进入小学,与刚刚升级为小学生的孩子们接触。我们作为校方外聘老师专程来给这些孩子们上一天幼小衔接课程,针对于“认识新朋友,课堂专注力,进餐礼仪,时间管理和如何应对伤害”进行教导体验,给到孩子们更好更快的适应新生活新学习的方法,也便于老师们更好的接班教学。说说过程中印象深刻的场景及体会。
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些调皮、不安分的孩子,班主任偶尔也会跟我们诉苦;“这个孩子太调皮了,总是跑来跑去,一颗不安分”,也的确如此,不过通过一些诸如:“老师喜欢坐姿端正,安静举手的小朋友,愿意说出自己想法的老师也喜欢”;“这位小朋友比起刚刚跑来跑去进步多了,会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了”这些正面要求、具体表扬,孩子的行为很快的发生变化,并且后期保持得不错,哪怕坚持不了很长时间,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课堂行为应该是怎么样的。
调皮捣蛋的孩子,智商没问题,往往接受能力还不错,只是,太缺乏被关注,这些行为何尝不是求关注的信号呢?于是,老师哪怕只是口头稍微一表扬,孩子便给予更大的回馈!
可是,又有多少家长真的清楚这一点,并且愿意给到孩子更多的有效的关注与陪伴呢?
课程第二天快结束时,我给家长们发“起床计划表”和““今天的作业今天完成”时,只有极个别的家长接到时会说谢谢,其中,有个小朋友,很懵很不专注的那位,问他妈妈“妈妈,你说谢谢没?”妈妈没理,“妈妈,你说谢谢没?”继续没理;“妈妈,你说谢谢没?”还是没理;孩子依然语气不变的问:“妈妈,你说谢谢没?”这时的妈妈,语气敷衍的丢了句“谢谢”。我回:“不用谢”。转身,笑着对小朋友说:“你真有礼貌”。
事后与同事说起此事,“我很能理解这个孩子的不专注,懵里懵懂不谙事。对话全程妈妈没看过孩子一眼,只是在专注自己的手机,孩子却全程看着妈妈,巴巴的望着妈妈,期待着回答。即使最后是敷衍的回答,孩子也欣喜,因为妈妈说了谢谢。这还在学校教师,老师在,都是这样,可想而知在家里给到孩子的关注、陪伴,爱,能有多少?孩子怎么会专注、知事?再这样下去,想想就为孩子心疼。”
原本以为前一天的家长够让人醉,没想到第二天遇到的……
这堂课是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孩子在前,家长在后,能看清自家孩子所有的课堂表现。于是,有了接下来的一幕:
老师在台上讲课,多数孩子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这时,一个孩子有点坐不住,开始动来动去,椅子发出刺耳的声音,人也站起来,东张西望,周围的小朋友受其影响,也开始动椅子,三人甚至开始说话。“啪啪”,孩子的奶奶上来就给孩子两下,嘴里骂咧着“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是在上课,你跟我出来……”,边骂边扯着孩子出去了,孩子耷拉着头,任你处置般一言不发。
作为观察记录的旁观者,心想:“家长如此,孩子的这些行为,也很正常!家长不懂得尊重孩子,尊重老师,尊重课堂,孩子又怎么懂得尊重他人,明白尊重的重要性呢?”
越是深入情商的教育教学,越是深刻意识到,家长教育理念、教育意识的重要性。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镜子!想要孩子成人、成才,家长必须一同修炼成长,以身作则,身先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