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天是藏蓝臧蓝的,微风吹拂,树叶随风摆动,各处虫鸟嬉闹,浅浅一闻,是沁人心脾的桂花香。
那时,我是一个小女孩,无忧无虑地趴在树荫下的长板凳上,时常幻想着简简单单又无厘头的白日梦,喜欢跟街坊里的小伙伴玩“过家家,丢沙包,跳绳,抓人”之类的游戏,喜欢盯着天空发呆,观察白云漂游似时不时的魔法;喜欢跟小动物做好朋友,好奇周边一切事物,探索一切未知,极易满足。童年生活,是我非常美好的时光,那是单纯的,简单的,美好的,弥足珍贵的。
那时,我会去交很多好朋友,性格虽调皮捣蛋,但正义满满,勇气十足,努力做个好孩子,遇到困难时从不气馁,充满骄傲自信有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
那时,我是一个小女孩,但也时不时憧憬着长大的模样。
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时,爸爸告诉我,我是最可爱善良的小姑娘;哥哥告诉我,我是最天真聪明的小朋友;老师告诉我,长大了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
后来,这个小女孩长大了。她逐渐发现和认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小时候想象的那样无拘无束,也不是老师描述的那样简单。原来,真实的世界是复杂的,真实的自己是平凡的。突然之间,你好像突然发现,食物促进了你身体的成长,时间拉进了你的年龄,可生活却没教你如何慢慢长大。因为当你外在所呈现的自己已经所谓长大时,但你内心仍是当初简单,真实,可爱的那个小女孩,这中间还差了一道沟,但以前没人告诉过你,这里还有一道沟,你该怎么走过去,而如今你需要立即跳过去。
再后来发现,那又怎样的?你仍是你,心中的小女孩仍是你,只要你不要忘记和丢弃她,然后建个城堡,去看见她,去欣赏她,去保护她,她便一直都在,发光发热。所以,直面真实,接受现实,拥抱和热爱生活,做好自己,去成长,去守护那一份向往。
特别喜欢罗振宇在谈成长中提及的内容。他说:“”成长的本质不是提高不是向好,成长的本质是变得复杂,掺杂进来一些你原来不喜欢或很讨厌的东西。人类有幼态时期,就是要给你一个长时间的教育期,完成你建立主观世界的任务。成长就是你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爬出来了,叫成长。成长,就是你遇到一件事,你无法接纳,然后“恗”你整个心理人格碎掉了,整个自己碎掉了!然后,把那个原来你讨厌的东西,做2种选择,第一个,啪!扔掉,重建;第二个选择,放进来,重建。第二种是成长,第一种是不成长。认知在变化,有一个词叫灰度认知,黑白决策。我们每一次自己碎掉的时候,我们要面对一个选择,我要不要把那个我不喜欢、让我碎掉的东西放进来,有的人选择不放进来,好,你碎掉!然后你有两件事要做,第一,觉得自己很可怜,第二,向周围所有人讨要怜悯,然后可以重建:“不怪我,他把我弄碎了,你看我哭了,你们递纸巾吧!”OK,可以,很多人这样做。但是,我们知道,总有一种人会那样一种做法,我碎掉,然后迅速地把那个击碎我的东西放到自己身体里,然后重建。”
时间流逝,阅历千帆,愿我们本质仍保持小女孩、小男孩的模样。随着每个年龄段,对应的世界观,价值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要记住我们心中那个小女孩、小男孩初识世界的赤子之心。虽然我们最终模样会变,身体逐步衰老,脸部满是皱纹,那也尽量不要让“皱纹”刻进心里。赤子之心,是重新让我们变成当年那般灵动的样子。
longyijin 愿你心中的小女孩,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