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自己是否患有睡眠障碍:
观察自身睡眠症状
- 入睡困难:如果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仍然无法入睡,每周出现三次以上这种情况,持续一个月及以上,很可能存在睡眠障碍问题。
- 睡眠维持困难:在睡眠过程中频繁醒来,一晚上醒来次数达到3次及以上,或者醒来后再次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影响到整体睡眠时长,这也是睡眠障碍的常见表现。
- 早醒:比预期时间提前醒来,且醒来后无法再次入睡,导致睡眠总时长明显不足。例如,平时需要睡7 - 8小时,却经常提前2 - 3小时醒来,长期如此就要警惕睡眠障碍。
- 睡眠过多:与入睡困难等情况相反,有些人会出现睡眠时间过长的问题。比如,每天睡眠时间超过10小时,但仍然感到困倦、疲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同样可能是睡眠障碍的一种。
留意日间功能状态
- 疲劳和困倦:睡眠不足会直接导致第二天感到极度疲劳、困倦,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比如,在工作或学习时频繁打哈欠,难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 情绪问题:睡眠障碍可能引发情绪波动,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原本性格温和的人,可能因为睡眠不好而变得容易发脾气,或者经常感到情绪低落。
- 认知功能下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决策能力下降等。例如,容易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在处理问题时思维变得迟缓。
- 身体不适:长期睡眠不好还可能引起身体上的不适,如头痛、头晕、肩颈疼痛、消化不良等。
使用评估工具进行初步筛查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这是一个常用的评估工具,通过对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等七个维度进行评分,总分范围为0 - 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一般来说,得分大于7分提示可能存在睡眠障碍。
- 阿森斯失眠量表(AIS):主要用于评估失眠的严重程度,包含8个问题,根据自己近1个月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分,总分范围为0 - 24分。得分在4分以下表示无睡眠障碍;4 - 6分可能存在可疑失眠;6分以上则提示存在失眠问题。
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 睡眠专科医生:如果通过上述方法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睡眠障碍,建议及时前往医院的睡眠专科就诊。医生会详细了解你的睡眠情况、病史、生活习惯等信息,并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睡眠问题的疾病。
- 多导睡眠监测(PSG):这是诊断睡眠障碍的重要检查方法。在睡眠监测室里,医生会在你身上连接一些电极,记录你的脑电波、眼动、肌电、心率、呼吸等多项生理指标,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明确是否存在睡眠障碍以及具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判断是否患有睡眠障碍可从睡眠的多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关注入睡情况,是否存在超过30分钟仍无法入睡的状况;还要留意睡眠维持,夜间是否频繁醒来,醒后能否快速再次入睡;同时关注睡眠质量,醒来后是否感觉精力没有恢复,仍感到疲倦、困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