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写作文(一二年级是写话,三年级以上是作文)特别浪费时间,孩子不知道怎么写,很苦恼,家长不知道怎么辅导,更苦恼。
听有的家长说:孩子写作文,有时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孩子在本子上还没写出几个字。家长过来一看,顿时火冒三丈,对孩子大发雷霆。
还有的家长更辛苦,家长绞尽脑汁说一句,孩子写一句,家长替孩子把作文写完了。考试时,孩子独立写,往往写得不尽如人意。家长和孩子一看到语文作业是写作文,都很头大。
辅导孩子写作文,家长不管不问和完全代劳都是不可取的。
辅导孩子写作文,需要家长先“扶”着孩子走一段,等孩子能独立完成了,再完全放手也不迟。以下做法,希望对作文刚起步的孩子家长有帮助。
一、平时鼓励孩子多读书,积累语言。
从教近20年,发现读书越多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越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孩子写作文都有自己的想法,大都能写出有思想、有新意、行云流水的文字。
读书是从孩子认字后就要开始坚持的事情,日不间断,长期积累,写作文才会有源头活水。
有些低年级家长咨询我:我家孩子挺爱看书的,为什么写话写不好?
我答道:这只能说明您家孩子读的书还不够多,读书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继续坚持,日不间断,坚持读书,勾画好词佳句,简单写批注。
如果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们能坚持每天读半个小时课外书,到了三年级,作文肯定不会太发愁。
淳儿从三岁开始,我和淳爸每天坚持给他指读绘本,5岁时,发现淳儿认识了不少字。淳儿会自己看书后,越来越爱看书。
现在上淳儿上二年级,每次写写话,我俩简单交流后,他都是独立完成写话作业。最近突然发现他写文章有不少自己的小想法。分享一篇淳儿自己写的文章:
续写《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又像去年一样结出了可爱的小葫芦。
那个人每天都在观察叶子上有没有蚜虫。
有一天,那个人发现葫芦叶子上有几只蚜虫,他马上盛了一碗水,把叶子上的蚜虫都冲掉了。
邻居看了看他种的葫芦,会所:“哎呀!你种的葫芦长势喜人啊!”
那个人低下头说:“去年您让我除掉蚜虫,我不听,葫芦全落光了。这次我把蚜虫圈除掉了,葫芦长得很好,谢谢您上次提醒我!”
邻居说:“这都是小事,不用谢。”(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过了一段时间,邻居把拿来一个大南瓜,和那个人种的葫芦比,那个人种的葫芦竟然比大南瓜还要大!
那个人对邻居说:“这太不可思议了,我的葫芦比南瓜还要大!”
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好朋友,他们一起去城里参加了“葫芦比大小”比赛,那个人的葫芦是第一名呢!
那个人很高兴,把这件喜事告诉了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大家一传十、十传百,那个人成了一位名人。
人们还说那个人是神仙下凡呢!(我猜淳儿的神逻辑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回头是岸,立地成佛。)
淳儿从五岁开始自己读书,现在一小时能读完一本七八万字的书,上周末带他去书店,三个小时,他读了三本《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系列丛书,直到书店下班,他还不愿意放下书。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喜欢上看书了,别着急,陪着孩子坚持读下去,两年后,写作文您肯定不用在发愁。
二、平时多引导孩子观察,积累素材。
现在的很多孩子好像过着“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这学期,在上《田家四季歌》这首小诗时,发现班里有很多同学说不清各个季节有代表性的事物,更别说四季的农事活动了。
相反的,我从小在从农村长大,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美景我都了如指掌,每个季节成熟的水果、蔬菜我都烂熟于心。
平时有空,我喜欢带淳喜欢去楼下的唐延公园散步,公园里一年四季美景都不相同,我经常教他认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观察形状、颜色,闻闻气味,再试着让淳儿说一说。
最近公园里的银杏树叶子黄了,枫叶红了,我让淳用“银杏叶和枫叶”说两个比喻句,淳儿说:银杏树叶像金黄色的小扇子。 红红的枫叶像小朋友的手掌。
前几天,淳儿班要求打写《美丽的秋天》这篇文章,写景的文章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比较难,我和他交流了写作思路后,他自己打写,我们再一起修改。好多东西他平时见过,写起来也不会太难。
美丽的秋天
炎热的夏天慢慢地离开了,凉爽的秋天悄悄地到来了,我喜欢这秋高气爽的日子。
秋天的水果很香甜。成熟的水果很多很多。甜甜的石榴像小朋友张开的笑脸。红红的苹果像一盏盏灯笼挂在枝头。橙橙的柿子像一个个小太阳。圆圆的红枣像一颗颗宝石,让人垂涎欲滴。
秋天的花朵真美丽。公园里的菊花开放了,有紫红的、雪白的、粉红的、橘黄的,香味扑鼻,令人陶醉。桂花像金黄的小米粒,但散发出的香味却与众不同,让人念念不忘。
秋天的树叶真漂亮。火红的枫叶像我们小小的手掌,在向蓝天招手。金黄的银杏树叶像一把把小扇子,秋风一吹,送给人们阵阵清凉。松柏像穿上了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像一个个穿着绿色军装的战士守卫着公园。
秋天的庄稼成熟了。玉米裂开了嘴,露出了金黄色的牙齿。棉花像天上白白的云朵,落入田间地头。圆圆的黄豆像黄黄的珍珠,一颗接着一颗欢快地蹦了出来。
秋天的小动物很忙碌。大雁一会儿变成一字,一会儿又变成人字,飞向了南方。青蛙在加紧挖洞。蛇在寻找第二年新家的地方,刺猬在山洞里打滚儿。
秋天是一个凉爽的季节。人们穿上比较厚的衣服,去山里秋游。大山脱去了绿装,穿上了色彩斑斓的衣服。人们在山间游玩,沉醉于美丽的秋景,经常流连忘返。
秋天真是一个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季节,我喜欢秋天。
鼓励孩子平时多观察,多积累,写作文时才能信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
三、节假日多带孩子旅游,丰富经历。
平时我和淳爸上班都很忙,一到放假,我们喜欢带着淳儿到处旅游,既放松身心,又可以帮孩子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今年国庆节我们带他去了湖北的神农架旅游,练习册上要求写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淳儿写的是神农架,比我想象的好多了。
期中考试前们,测试卷有一道写话题要求写《我的家乡》,算是考场作文,这篇写话难倒了班里的不少学生。淳儿写的是城墙和灯展,不是特别出众,但也算言之有物。突然想起来,我们去年元宵节带淳儿爬城墙了。
亲身经历的事很难忘记,果然如此。
四、辅导孩子写作文先扶后放,事半功倍。
1、动笔前和孩子交流写作思路。
不管是看图写话还是命题作文,孩子动笔前,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交流一下写作思路,这样孩子写起来会轻松很多。切不可不闻不问,也不能完全包办。
看图写话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片,引导孩子说出: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可能会说些什么?
有的图片如果是风景,引导孩子按顺序观察,从远到近或者从近到远,这样写出来也会比较有条理。
三年级重点练习写人记事的文章,写事情一定要写清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事情的经过重点写,可以重点描述人物之间的对话(语言描写),可以详细刻画人物的动作(动作描写),也可以尝试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心理描写)。
写人物时,除了写描写人物的事例,还要加上对人物的外貌描写。
2、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和孩子说清写作思路以后,让孩子独立完成作文,家长在旁边拿一本书读最好,或者去干自己的事情。孩子一旦动笔,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思路。如果遇到孩子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先用拼音代替。等孩子全部写完,再进行修改。半个小时打草稿足矣。
3、和孩子一起修改草稿,加入好词佳句。
孩子写的文章都比较稚嫩,有些好的词语孩子不知道怎么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修改作文,用红笔把好词佳句加进去。
人常说: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套得妙不妙!
现在我们班孩子练习写话,我鼓励他们抄写书上的句子。学习了《寒号鸟》,我让孩子们仿照这篇课文创编一个寓言故事。描写季节的三句话是必须抄上去的: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寒冬腊月,大学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续写《我要的是葫芦》,书上第一段详细描写了葫芦的生长过程,我让班里的孩子和淳儿直接抄上去,再写其他,活学活用!
4、认真抄写作文,再次进行修改。
草稿修改完以后,孩子在誊抄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简单的修改,淳儿经常会把结尾再换一下,我戏称他“脑洞大开”。
五、多鼓励,不要怕麻烦,持之以恒。
写作对7、8岁的孩子来说,确实很难。当孩子的文章有一点进步时,家长一定要多肯定,多表扬。淳儿写作文时,我会叫他“李作家”,他写得更开心了。
家长辅导作文比辅导其他作业都要劳心劳力,不要怕麻烦,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坚持。
昨天看了一句话,与家长和孩子们共勉:
别让你今天的懒,成为你未来的难!
写作文不难,只是有些小朋友太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