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潘乱的雄文《腾讯没有梦想》,一文激起千层浪,有支持有反对的。而我在想什么时候,一家公司需要有梦想变成一种政治正确。
著名网络评论员阑夕在评价潘乱这篇文章时,给出了一张图,关于愿景、战略和战术。根据这张图,我们可以先去看身边的企业。
比如我们去楼下早点摊上买煎饼果子,早点摊老板老A,你和他挺熟,买早点时寒暄几句,一般是,“老A最近生意如何?”而不是“你这个早点摊的梦想是什么?”你也不会因为这家早点摊没有梦想就不去吃它。而早点摊老A可能会有一个目标,每天我卖出多少份煎饼果子,多少碗面,赚了多少钱,基本上就有一个可观的利润。老A知道一个星期中周一卖得最好,周三卖的最少,周六也不错,他对自己这一周营业额有数。
所以围绕这个目标,早点摊老A不断调整策略,怎么调整?当客流减少时,会想是不是品种太少大家吃腻了,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吃?当有其他早点摊开在旁边,如果收入没变,老A可能会选择先按兵不动,如果收入减少超过预期,是不是要换个醒目的招牌,来次促销,在老客户面前打广告,了解对方早点摊什么卖的好,对方是不是有卖和我家同类的竞品。
这是一家没有梦想的早点摊,它只有一个目标,赚更多的钱;我们不会责怪老A铜臭,而是大概率会赞赏他,是个会做生意的人。
老A的早点摊在你家楼下做了几年,渐渐成熟。赚了些钱的老A转了一些城市,自己回来琢磨琢磨,想做个特色早点,跟你说,要做市里面最好吃的早点。店面重新装修,早点得到老A亲自改良,当地美食节目和公众号一通宣传,老A的早点摊现在天天要排队。顺势,老A开了分店。虽然日后生意一般,但是几家店都盈利,老A挺满足。
再碰到老A,老A在研究餐饮文化,你问他怎么看上这个了?他说现在手下人多了,不好管,一些师傅早点做的不好吃,给他点跌份。他不再提最好吃的早点,而是提让大家有个有品质的早上时光。
老A规范了他店铺样式,规范服务员素质,利用小程序给公司送早餐,开启“老A早点”加盟店模式。创业自媒体开始有老A的介绍,老A开始谈“老A早点”的愿景“有品质的早上时光”。
这就是老A的故事,可能之后他也会开始在各个城市投资房地产,投资其他产业,你可能会问他,你的有品质早上时光呢?
当一个企业变得更大,更有能力的时候,人们对他的期望就会变得更多,比如苹果每出一次新的机器,总会有更多的质疑,没有新的突破。我们觉得既然你这么牛了,一定要做出牛事,牛产品。而梦想里面都是牛事。
作为个人,我们要一开始就树立好梦想吗?
潘乱在那篇文章后面的评论里这么回复一位网友,“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为什么大公司这么看重梦想,因为他们已经走得很远了,越远越要有所坚持。个人刚开始走的时候,可能梦想不重要,每天填饱肚子才重要,但是只要相信,有一天不为饱腹所扰之后,再走下去,就要有一个梦想,一个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