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自在的生活是大多数人所求却很难实现的夙愿,致使东方的禅修文化传至西方乃至世界各地。“难得糊涂”自古至今成为人们修行的座右铭。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面对一些纷繁复杂或微不足道的事情时,我们本该睁一眼闭一眼,装装糊涂,一笑了之。可是我们常常依着自己的性子不想装糊涂,不会装糊涂,结果往往十有八九我们一定会把事情搞砸。在多数情况下,装糊涂与犯糊涂都是逆反而存的。换句话说,会装糊涂肯定会少犯糊涂,不会装糊涂,肯定常常犯糊涂。犯糊涂与我们的性格脾气有关,与我们的情感、价值取向有关,还与我们的办事方法有关,而装糊涂则与我们的理性和智慧有关。让理性和智慧来规范我们的言行,督导我们的处世哲学,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少犯糊涂,多些幸福。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通常我们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审视生活,恐伯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不足,其结果眼中的别人罪不容诛、个个无可救药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肚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明察秋毫”,眼里不揉半粒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别人,人家自然也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大都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之人。他们胸怀豁达做事不拘小节,大都宰相肚里能撑船,不会目光短浅,他们不会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上,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他们成为不平凡的伟人。 所以凡事太较真,就犯糊涂了,因为凡事太认真,就会固化在我,走进迂腐泥潭而不能自拔,凡事从自我意识出发,势必遇上坍塌的路径,陷入关系的僵化困境,何谈智取人生,追求卓越品质生活与人生价值?
所以在人生长河中,现实生活中,想突破自我,想获得更高品质的幸福感,想寻求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势必就要多学点“糊涂精神”,力求少犯糊涂多点睿智,从源头“认真”上,勤于思考与把握“认真”十足的“劲头”是否适宜环境与时机?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真理,观念决定我们的认知与命运,这个世界的改变是应着观念的转变而改变,是观念的转变在唤起人们在我觉醒的过程,人们一旦接受这一观念,它必然以悄然无声的方式完成人们的自我命运改变。
装糊涂与犯糊涂的命门就是接受真理的存在.,接受了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接受了便是大智若愚的状态,也就真正实现了自在的生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