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第十四第二十章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这也难。
[字词解释]
怍:音同“作”,意为“惭愧”。
[白话解释]
孔子说:“一个人说话言语没有虚妄,才不会惭愧。但要做到言语无虚妄,对所说的话都不感到惭愧,则不容易。”
[章旨]
引章感慨现时之人内无其实,且不为此感到惭愧。叹喟言语如实,人所难能。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第二十一章
[原文]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圾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白话解释]
陈恒杀了齐简公,孔子得到讯息后,认为弑君是人伦之大变,且齐国有一半反对陈恒弑君。若能奉国君之命出兵讨伐,不但能伸张大义,也能让目无君主的三家大夫收敛气势,这也是对治乱世的方法。故而斋戒沐浴上朝,面见鲁哀公说,“陈恒把他的国君杀了,请出兵讨伐。”哀公说:“你去报告孟孙、仲孙、季孙三位大夫吧。”
孔子退朝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君上却说,你去告诉三位大夫吧!”孔子禀鲁哀公的命令,向鲁国三位大夫报告,但三位大夫不愿派兵讨伐,孔子只好用前面同样的话对三位大夫说:“因为我忝为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
[章旨]
孔子为君臣大义,以退休大夫的身份对邻国弑君的乱贼主张正名讨伐其罪,但哀公既不能做主,三家大夫也不肯出兵,孔了因此有无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