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59期“量”专题活动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交圈,这无关对错,也没有什么最优的选择,只是自己的认知、阅历以及所处的环境,决定了我们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所拥有的一个圈子而已。
我每次坐88路车回宿舍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农民工戴着安全帽,穿着风尘仆仆的工作服,拖着一身的疲惫,却依然在聊晚上想吃什么好吃的,要不要去街口的小卖部整点散酒?有些人可能是太累了,或者是坐的路程比较长,一上车就迫不及待找个位置坐下来,然后闭目养神,有些人真的可以在摇摇晃晃不断停靠的公交车上呼呼入睡。
三五个聊的来或者可以结伴而行的工友就是他们的圈子,那也许就是他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最好的选择。就像前几年我在酒店做钟点工时,也加了几位好友,那时候彼此聊的最多的也是哪个地方有活儿,不累,结账快,伙食还不错。
都说人生是一个又一个选择,其实我们可以选择得地方并不多,因为决定选择的因素太多了。
那天我跟一位出租车师傅聊天,他说自己就像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只要还完房贷,交完保险,够生活,每个月还能略有盈余就谢天谢地了。因为出租车开了十几年,实在是不想开了,但目前只会干这个,别的也干不了了呀。
他说自己圈子里的好友不是开出租就是跑滴滴的,每次收工的时候通过手台或微信群招呼几位好友,一起去一个性价比高的馆子坐坐,聊聊这一天的收获,或者是跑车过程中遇到的新鲜事儿或奇葩的客人。然后一笑而过,回去休息,第二天继续周而复始的工作。
我有时候也会听到他们聊一些所谓发财的路子,但大多时候只是停留在说说而已。因为人年纪越大越不愿意冒险,不是没有斗志缺乏激情,而是输不起。怕自己一时的失意会连累家人,这个是不能承受的。
每个人最重要的圈子无非两个,一个是工作圈还有一个是生活圈。工作圈是是为了谋生,不管愿意不愿意都是一种捆绑,大家一起共事,一起合作。下班后如果愿意继续交往,那甘感情自然也是更上一层楼。如果不愿意就此暂时别过,下班时间就属于个人空间了。如果可以选择,当然是选择和可以让自己快乐的朋友在一起,工作已经够辛苦了,生活中总得有一个口子可以放松一下吧。
以前的我除了和现在一样是个热心肠之外,还有点愤青,总是看不惯一些人和事,还喜欢吐槽。后来发现这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圈子,自己的生活或工作。这本身就没有什么最优解,不过是为了生活而已。
后来经历的多了,阅历增加了,见识增长了,也就明白了量人先量己方能心中有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傲视他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在选择自己的社交圈时其实心里都会有杆秤,都会权衡利弊做出当下最优的选择。
于是慢慢地看不惯的人和事也就少了,只有经历过风浪的人才知道云淡风轻的可贵。我也曾不止一次安慰自己“看不惯别人是自己修养不够”。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别人跟我们一样,毕竟没有人心甘情愿接受改变,毕竟每个人最开心的事情其实就是快乐地做自己。
当我们的能量越来越高时,就开始真正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正是因为这种所谓的共情能力让我们逐渐认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沒有好坏,沒有对错,只是身处不同的能量频率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继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而已。
所以请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允许别人做别人。让树成为树,让花成为花,每个人只是花期不同,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