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高考的第一天,随着各地区的高考作文题公开,越发觉得对于18岁的孩子来说要求真的是越来越高了。全国卷的作文增加古文的阅读理解,江苏卷更是一段大白话但你就是想不清考点是啥。退回10年前没准我也是极其头疼的在思考,到底有哪些角度能写,哪些论点,有没有背过的素材,但倘若是现在的我,有了更多的阅历,读过更多不同样的书,就更有能力去”多维度的思考”,让自己在繁多的想法中快速跳脱出来了。
《多维度思考》这本书Richard Templar所著,他有不少书都会提到“极简”这个关键词,而真正能做到减法的人往往就是头脑很清醒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我个人是非常敬佩的,他们往往看似雷厉风行,实则深思熟虑。本书分成了九大章节,主题分别是独立思考、坚韧思考、健康思考、系统思考、创造性思考、问题解决式思考、合作思考、决策性思考以及批判性思考,对于读者来说倘若你遇到的问题属于任何一个模块那么你就可以自行查阅,这点还是挺让人欢喜的。
在众多的思考法则中,我提炼了3个现阶段我觉得受益最深的内容。一般来说,重点强调什么就是缺乏什么,我承认在思考之路上我还有很长很远的路要走。
感触一:不要轻易被骗
最近一期的跑男的主题当天就上了微博热搜,屏幕上出现的那句话还历历在目“有时候,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你以为的事实不一定是真相。”放在这个话题里面太适合不过,作者文章开头就提出不要因为他写了这本书就相信他的每一个字,放在生活中也一样,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很多碎片化的信息,所谓的名人名言,红人红语,但很多时候如果缺乏个人的思考和判断,断章取义的情况就很明显。我们要做一个独立有思想的人,就要有自己判断标准,不要轻信任何人,也不要随便被舆论导向影响自己的判断。
感触二:摒弃“过去从未这么做过,所以不要尝试”的想法
工作场景中最容易遇到的,特别是当你是个新人或者当你交接了别人新的工作时,你会前人会时不时的传递这样的观点,然后我们就似乎把“这是不可行的”变成了胶片装进了脑袋里面。一旦有人启动这部分,我们不自觉的就会说“不行”。我需要放弃僵化的思维,要领跑时代,就需要用最佳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当然,如果当我们遇到“以前我试过不行,所以不要尝试”的同类情况时也要再次进行冷静的分析,毕竟“以前”的环境因素可能全部都变化,再试试探索下有何不可呢?
感触三:关注沉默者
还记得前2期《乘风破浪的姐姐》中丁当的沉默吗?虽然网上对她的行为褒贬不一,但不得不说她小声嘀咕的几句“问题”是团队中真实存在且需要改善的。如果你是团队的Leader,一定要帮助那些沉默的人发声,询问他们的观点,支持他们具有潜力的创意,这也是很重要的工作。永远不要以为那些保持沉默的人是真的无话可说,团队合作只要目标明确每个人都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本书其实不太适合按部就班的一页页的看,至少我认为当你遇到问题后及时翻查和回顾效果会更好。另外,因为是译本,少许有些案例我们的熟悉度不高,大家在看的时候最好能够套用法则映射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哦,作者在后记中也有类似的使用方法,与大家一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