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和《洛书》是中国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关于它们的传说是易学史上争论最多,争论最混乱,同时也是内容最丰富的话题。
相传在我国远古的伏羲时代,有一个长相非常丑陋的怪物游到黄河边上的城市孟津,在它的背上负着一块刻有一幅古怪图案的玉版。由于这个怪物太吓人,不但吃了百姓的庄稼,最后竟然连人都吞吃。伏羲听说后,亲自带着宝剑来到黄河边,要斩杀这只怪物。怪物打不过伏羲,于是就跪地求饶,它自称是河里的龙马,并将背上负着的玉版献给伏羲。由于这张图来自黄河,伏羲称这张图为“河图”。后来,伏羲按照《河图》创造了“八卦”,可以用来推演历法,预测凶吉等。
到了大禹治水的时候,大禹在洛河上疏通河道时,从干枯的河底浮出来一只可以驮起几百人的巨龟,大禹认为这是一只神龟,便将其放生。过了不久之后,大龟腾云驾雾再次来到洛河,将一块光芒四射的古老玉版献给大禹。玉版上同样有神秘的文字和图案,大禹将这块玉版称为《洛书》。传说洛书上有65个红字,经过大禹的不断推演,整理出历法,种植谷物,定制法令等9个方面的内容。后人又根据这九章大法,整理出一本一直传承到今日的科学法典《洪范篇》。
关于《河图》和《洛书》的传说在中国的古老典籍《周易》,《尚书》和《论语》中都有记载。其中在周易中有这样的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与上述传说十分吻合。到了宋代,朱熹解《周易》时,派人到四川用高价从华山道士手中收购《河图》和《洛书》,发现它们都是由一些圆圈和点构成的图案。
因为《河图》和《洛书》有图无字,人们把它们称为“无字天书”。现在人们看到的两幅图是宋代朱熹在《易学启蒙》中描绘的两幅图。其中《河图》是用黑白环点表示排列成图。图形为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而《洛书》也是用黑白环点表示的图案,有人形容它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环居中”。关于《河图》和《洛书》中的这些神秘图案,自古以来无人能解。
对于《河图》和《洛书》的解释非常多,有人认为它们是古人对天象的观察活动的记载。原因是有关河图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尚书·顾命》篇。记载着周康王时,在东边的厢房里有: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后人认为《河图》是测日仪和天象图标,它们是当时观察天地的仪器。
在《魏志》中说“宝石负图”是一篇《河图》和《洛书》的八卦综合图,看上去像罗盘,磁针居中,外面围着八卦,最外层是二十八星宿。而《洛书》则是一张天文图,用来概括天文的原理。
关于《河图》和《洛书》的说法都还没有找到真正的依据,《河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案?《洛书》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符号?《河图》和《洛书》的原型是什么?古人又是如何根据《河图》和《洛书》创造出八卦的?这些都有待科学的进一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