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第三次找工作,我突然认清了一个事实,除了公务员,有编制的,行政,人事,文员外,几乎其他岗位都得加班,可能有的文员带点销售性质的还得被迫加班。
去面试的每一个公司,都问我,对加班怎么看,我很想说,钱不给到位,还想让我加班?但是我说出口的是并不拒绝加班,毕竟找个工作真心不容易。然后人事就说,是这样的啊,咱们这呢,有时候会有活动,有活动的时候就会比较晚。我又问,最晚几点呢,一般一个月有多少次活动呢,人事答,一般不超过九点,像母亲节,520,618,双十一这些,还有产品上新的时候就会做活动。
嘴上笑嘻嘻,心里mmp,意思996是常态,特殊情况就得906呗,一个月活动还不带重样哦,挣着买油条的钱,操着卖金条的心。
然后人事又补了一句,下班后,客户有什么问题要记得回复。
拜拜了您嘞!
在我还没摸清楚行情的时候,我又找了几家,结局让我有点失望,都会问我怎么看加班,直接问我接不接受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呗,我的初衷是想要么双休,要么不加班,符合其一就行,因为在过去几年中,工作两年多,加班一年,这么说我的工作经验可以写三年或者四年,我觉得挺身心疲惫的。
再看看我朋友,做设计的,做软件开发的,做程序的,加班到零点也是很正常的,凌晨两点睡觉也是家常便饭,但是我的那个女程序员朋友,经常半夜两点回来,她母胎solo到现在,头发好像比别人白的更快,皮肤也都是斑,掉头发也有点吓人,每天半夜回来还先刷会视频才洗漱睡觉,第二天又早早地去上班了,看到她这样,我就想起了以前看到的那些新闻,xxx在办公室猝死,xxx回家路上突发脑梗死…
可能现在听说的少了,但总感觉长此以往,人会变的很机械,而且挺伤身体的。
在我面试加线上沟通了几十家后,我还是走向了996工作模式,作为一个底层工薪阶级,没有不被压迫的时候,就算是到了管理层,也并不比员工少操心,这就是打工阶级的现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