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史173
今日启发:
Elton:
第十章 中世文化与禅(二)
第四节 闲寂风雅的俳句与禅
蕉风
禅的“空寂”幽玄与“闲寂”风雅的审美理念是相生的。“闲寂”风雅,由和歌而连歌,进而俳句。到了近世江户时代,经俳圣松尾芭蕉进一步与禅文化结合,形成了俳句“闲寂”风雅的审美情趣。芭蕉出身贫寒,亲眼看见当时武家政权和町人金权的统治,不满金权政治横行于世,于是他超然于繁杂的仕官,主动诀别政权和金权,于翌年延宝八年(1680)离开了喧嚣的江户,到了荒凉的隅田川畔的深川,甘于忍受在底层生活的清贫与困苦,隐居草庵,从草庵生活开始探索新的句风。其中,具有新风的“富家食肌肉,丈夫吃菜根,我贫”一句,以富家食肉、贫家吃菜根作对比,说明自己清贫志不移,在寒冷的早晨,独自啃鲑鱼干,也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这一句写出了他人,也道出了自己的贫苦景况。芭蕉的俳句,还以贫穷渔家的清苦、耍猴汉的苦楚、可怜歌女的悲哀、路人的饥寒、贫僧的凄苦等为内容,开始孕育禅“闲寂”的审美意识,从中可以感受到芭蕉的新句风——蕉风——的胎动。
贞亨元年(1684)八月,芭蕉返乡拜谒母墓,手捧亡母遗下的白发时,悲伤至极,吟曰:“秋日双手捧白霜,热泪落下即消融”,从此开始了他的人生之旅,第一次游遍伊势、伊贺、大和、山城、近江、美浓、尾张各地,第二次踏遍近江、信浓、尾张、更科等地,第三次巡游了仙台、岩手、出羽、越后、大垣、近江、伊贺各地,小旅行则无计其数。芭蕉大小旅行,每到一地,举行句会,推行新的句风。芭蕉隐居草庵的人生体验和通过旅行对大自然的切身感受,成就了芭蕉,最终独创了新句风——蕉风。
《古池》
闲寂古池旁,
青蛙跃进池中央,
扑通一声响。
这首代表蕉风的《古池》,如果从表面来理解,古池、青蛙入水、水声三者似是单纯的物象罗列,不过如果从芭蕉的“俳眼”来审视,古池周围一片幽寂,水面的平和更平添了一种寂的氛围。但青蛙跃进池水中,发出扑通的响声,猝然打破了这一静谧的世界,读者就可以想象,水声过后,古池的水面和四周又恢复了宁静的瞬间,动与静达到完美结合,表面是无穷无尽无止境的静,内里却蕴含着一种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和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以及俳人内心的无比激情。
这说明芭蕉感受自然不是单纯地观察自然,而是切入自然物的“心”,将自我的感情也移入其中,以直接把握对象物生命的律动,直接感受自然万物内部生命的巨大张力。这样,自然与自我才能在更高层次上达到一体化,从而获得一种精神的愉悦,进入闲寂幽玄的幻境。正如其弟子各务支考所评述的:“在这一幽玄句里,(蕉翁)自己开眼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俳谐之道也开阔了。”这是一首冠绝古今的名句,也是芭蕉自以为最得意之作。据记载,芭蕉弥留之际,门人向他求索辞世绝句,他答曰:“《古池》句乃我风之滥觞,可以此作为辞世句也。”可见,《古池》的历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