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今年管理层的一些变动,我的工作范畴发生了一些变化,浑浑噩噩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回想今年以来在工作上并没有得到多少目前直属领导给的指导和成长的机会,而对于他这个新晋领导来说,熟悉这个新领域才是他最主要的任务。不同于去年的纠结,我今年比较果断的在看各种机会。
最近的一次面试是在一个美资公司,在中国给这个岗位招一个人,并且支持亚太区,直线汇报给中国区另一个部门的经理,虚线汇报给美国总部该部门经理,看起来这是职位很满足我现在的需求,有一定自由度,有一定挑战。
面试前的一个小插曲是在之前电话沟通中,他们问了我大致有空的时间,但是之后我没有接到他任何电话短信的正式通知,周五上午忽然接到他们电话说是否已经快到面试地点了,当时一听有点蒙,说我并没有收到面试通知,他们说已发邮箱,但我并未查收,于是商量临时改在下午,感觉有些仓促。
有三个面试官,两个HR,一个直属领导,短发,说话比较直接,干脆利落,是我喜欢的风格,面试中我发现他们一直在问一些很具体的概念和how的问题,问的很多问题是如果没有系统,你打算怎么来做某件事情,感觉上有点偏离法规的核心,但我还是把目前想到如果做的方法告诉他们,就是有一些尖锐的问题就来了,说你这样说的方法非硕士的人也能做,那你怎么来区别于他们呢?我刚才问说给你500个物料你要怎么来做这件事情,你就直接告诉我的方法,并没有问我原因,让我觉得你没有深度思考的能力...
我想起来之前跟我直属领导的对话,他忽然让我设一个培训,我觉得很突然,于是问他为什么想这样做,因为我觉得没有新的法规更新,他想要一个什么样的result,是被informed还是take action,如果是这两个目的,目前我都没有新的内容来传达。他似乎很不满意我的这些问题,觉得我在拒绝他。
但不论如何,由于别人说自己没有深入思考的能力,所以我买了这本书,《深度思考》,它的副标题是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封面和介绍上写了蛮多正确的废话,'思考的深度决定人生的宽度','深度是考前的盲目勤奋,注定是吃力不讨好的徒劳',还有一些痛点'事情来了就做很少去想为什么怎么做,以及做了之后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笃定天道酬勤,大部分时间用来埋头苦干,却很少看路,习惯于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但实际上这本书是香奈儿前全球CEO的职场回忆录,英文名叫Beyond the label。中文译本取这个名字让我感觉像是翻译员对这本书在中国的营销手段。
但不论如何,深度思考的确是我们需要去掌握的一种底层逻辑。而它的本质就是黄金圈法则,这实际上来源于Simon Sinek的《Start With Why》,他举例了一些公司,特别是苹果乔布斯的思维方式,从为什么开始,再到how, 和what。当一件事情过来,我们要先去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和目的到底是什么?确定好了以后再去想,我要怎么做它,这样做了以后,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就像作者最开始提到的那些痛点,大部分时间我们忙忙碌碌,但回过头来看一看走过的这段路,却发现自己没有得到太多成长,或许你可能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但或许可能是你一年的经验重复了十年而已。与其如此,我们是不是需要慢一点,再慢一点,好好想想你究竟想要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