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如何存在

可能会有这样一种人,他的所以APP或电话软件或社交网站的命名,都承受着对现实的一种沉重的愿望,且往往不能得。道理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梦是不能实现的欲望。

比如我。我花了一个晚上来考虑要不要试试好报一个月写作,好生将精力、时间、兴趣爱好等等规划了一番,于是在昨晚还有十几分钟就十二点的情况下做了选择。又花了一个上午时间,在想,注册的简书账号应该叫啥名字,最后又是在接近正午的时候做了抉择。如此一来,发呆时将自己的灵魂晒到上空后,看到一个如此搞笑的自己,自然哭笑不得。

名字取自“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还联想过“一蓑烟雨任平生”,愿望上的洒脱,恰恰是对现实的质疑。我很庆幸现在的自己已能接受任何不足的我,在最艰难的时候,想到有阅读和写作,令人开心呐!

刚刚结束了从九月份以来的两个月在初中的实习生活,走之前我很淡定地和学生说,不用为离别而伤感,若是表现好,老师会一个学期来看大家一次哦。而我昨天回宿舍收行李的时候,一切整整齐齐妥妥当当,只剩下把人的脚步迈走后出发,然而硬是在窗口驻足了一个小时,望着教学楼,任由一波又一波的思念如潮水拍打而来,空气的窒息感撕扯着薄薄皮肤之下的心脏。周一下午是广播操比赛,所以操场上有几个班的身影,每个身影都和曾经朝夕相处的学生们似像非像。而我又恨不得走得快一点,可以忘记他们嚷着“别走”的声音,可以忽略他们将会接受怎样的却不是我想的教育方式,然后慢慢磨成和现在不同的另一个人。

一学期一次的“看望”这一承诺不知道会不会践行。我只知道,高中毕业后回校拿录取通知书那天,在全校园内最美的三圣湖中心有座遗世独立的亭子,我都不知为何会在里边偶遇我的心理健康老师,并和他戏称我会回母校教书的,以及辅修个心理学来分担他的工作。这个承诺还没有实现,也感觉不会实现。所以,我开始怀疑人应该是如何存在?信誓旦旦的山盟诚恳地说出口,又亲身经历地将其违背,人是该抱着梦想存在?还是在梦想击碎后现实地存在?并在遗憾中珍惜?

对于“我”该如何存在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理智地给出了自己现阶段认为的答案:

任天明。

幸而一直相信文字的力量,帮每个人,找到本真的“自我”。因为,写作会是证明存在的一种特殊方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