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精华解读
1、天命①之谓性②,率③性之谓道④,xiū(xiū读)⑤道之谓教⑥。道也者,不可须yú(yú者)⑦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⑧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⑨xiàn(xiàn不)⑩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zhòng(zhòng发)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一章)
【注释】
?中: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一切都按照“礼”的规定行事。
?中节:中,音zhòng种,符合的意思。节,节度的意思。这里指符合周礼规定的礼仪规范。
?达道:普遍遵循的原则。
?致:达到的意思。
?位:位置。这里用作动词,位于其应在的位置的意思。
【译文】
上天所赋予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片刻不能离开,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正因为如此,品德高尚的人(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当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其言行更加谨慎。喜怒哀乐等感情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并且都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可各安其位,万物便能生长繁育。
【解读】
此段文字是《中庸》的第一章,《中庸》这部小书的内容基本都围绕本章而展开。
《中庸》原本是《札记》中的一篇。《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的一部儒家思想资料汇编。《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一般认为《礼记》的《中庸》篇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担忧儒学失传,特意留下来的“心法”,并将其传授给孟子。所谓心法也就是形成孔子时代儒学的基础原理。不管任何时代,只要找到这个心法,就能够再将孔子的儒学思想重新架构起来。
关于《中庸》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有这样一种说法:孔子开创了儒学文化的辉煌时期,但却没有系统的阐述其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就如同有人送你一台电脑,却不告诉你电脑运行的基本原理,你不了解原理,要想获得电脑就只能从别人手里购买成品,卖家把高端CPU换成低端产品你也弄不清楚,只好吃哑吧亏。不过孔子在晚年
还是把他的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告诉了曾
子,于是曾子写出来一部《大学》——相当于造了一台电脑给后世人使用,然后曾子又把这个基本原理告诉了子思,而子思则担心这个原理迟早有一天会被人丢掉,就在将其传给了孟子的同时,把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写成了《中庸》。果然不出子思所料,孟子他老人家只顾自己讲着痛快,自他而后,儒学就后继无人了。
眨眼之间时间过去了一千四百年,到了宋朝,朱熹识得儒学的心法,从《礼记》中将《中庸》篇抽出进行整编和注解,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宋代以后的官方教科书。而久已无人问津的儒学也从此发扬光大。
那么中庸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何以它竟能成为重构儒学文化与思想的契点?
《中庸》第一章这段文字就解释了这个问题。文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儒家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之一——“慎其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到晚年时,仍逐字逐句修改文稿。他的夫人取笑他说,“你那么认真做作业,还怕先生骂吗?”他回答说,“不怕先生骂,但怕后生笑啊!”一个一流的文学家还是这样“怕”自己的文章有不妥的地方,这种敬业精神就是慎独精神使然。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中庸”的“庸”字为平常
常之意。“中庸”的表面意思就是要人们以“中”作为为人处世的日常规则,也就
是说我们要心态平和心境坦然地处置生活。具体而言就是要我们做人做事、于人于己都应该遵循“平庸”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保持与天地,与自然的相一致,也就是说要“中和”,现在我们称之为和谐。同样中庸也绝不是让我们去做庸才,碌碌无为,草木一生,只是说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使主观世界更加坦然,更加自在。
综合而言中庸是为人处世的学问,是讲究如何与人合作,合作的时候又怎样才能够维护自己与别人的共同利益的学问。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三棵树,一高大而挺拨者;一矮小而奇陋者;一不高不矮不丽不陋者。忽一日,那棵高大而挺拨者不见了,随之矮小而奇陋者亦不见了,惟剩那株不高不矮不丽不陋者,生动地活在那里。有人问主人缘故。主人说:“高大而挺拨者砍了可作栋梁之用;矮小而奇陋者不甚雅观,又无所作为,存之何用?至于那棵不高不矮不丽不陋者,派不上什么大用场,看起来又不怎么碍眼,与其砍掉不如留着。”
有人说,做那种不高不矮不丽不陋的人,这就是中庸之道吗?我看,不是。它不过是庸庸碌碌的生活。中庸之道,是为了改造社会,决不是为了适应社会,是为了追求真理,决不是为了个人的饱食终日。如果能够在真理和美德上走得更远,即使冒着巨大的风险,他也决不犹豫。在社会地位和财产上,没有大的成就,被世人视为无用之人,但自己觉得这种生活更体现了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对真理的追求,因此也决不感到自卑。
但遗憾的是,由于历来人们对中庸缺乏明确的思辨思维,更兼因历朝历代的暴政者恶意的曲解与愚弄,最终让中庸思想的光芒被掩盖。现在谈到中庸,许多人首先联想到的却是圆滑、模棱两可、保守与妥协,甚至是和稀泥。
近代著名思想家鲁迅先生所说:中庸是国人最为推祟的,但中国人却又是最不懂何谓中庸的,如果中国人那怕明白一点中庸的道理,中国的问题也不会象现在这样复杂。
说到国人对于中庸的无知,鲁迅先生的《中国的艺术》一文中有过深刻的揭露:
“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已失,早非‘中庸’不可的时候了。一到全败,则又有‘命运’来做话
柄,纵为奴隶,也处之泰然,但又无往而不合于圣道。这些现象,实在可以使中国人败亡,无论有没有外敌。要救正这些;
也只好先行发露各样的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
鲁迅先生的这番话语揭示了国人对中庸思想在认识上的误区,鞭策入里,入木三分。面对如此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我们却迷陷在认识上的误区与曲解之上,这实在是一个莫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