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刚刚,拼多多又拿30亿美元融资。估值接近15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腾讯、红杉,腾讯为领投方。拼多多从正式发力到DAU和日订单量都超过了京东,仅仅用了一年时间。速度之快,让刘强东和马云都还没反应过来。
京东慌了
从用户规模上看,拼多多用户规模3亿,和京东差不多一个量级。要知道,拼多多全年GMV(一定时间段内的成交总额)超过千亿仅仅用了2年3个月。而淘宝用了5年,唯品会用了8年,京东却用了10年之久! 拼多多今年年初GMV已经达到400亿,而京东平均月GMV 1100亿左右。
这也意味着,拼多多GMV相当于超过1/3的京东。而且拼多多的客单价仅是京东的十分之一,订单量早已超过了京东。然而更可怕的还是增速。拼多多2017年年初GMV仅为20亿,年底达到了100亿,增速高达5倍。 而且2018年拼多多的GMV目标,将是冲击5000亿。按照这样下去,拼多多很有可能在2019年超越京东的GMV。
京东慌了,紧追其后推出京东拼购,用超低佣金吸引招商,主打价格还定位在9.9。
淘宝的慌不择路
淘宝慌了,淘宝重新打开了 19.9 块及以下商品的端口。随后在315当晚,立马上线淘宝特价版,马云还亲临现场督战。这几年,淘宝调整战略,淡化爆款,强调品牌与品质,用千人千面将流量碎片化,还搞了“极有家”、“有好货”等特色版块。费劲巴拉要撕掉“廉价”的标签,走消费升级路线,现在搞个特价版,真的可以看出淘宝的无奈。
而且据业内人士分析,淘宝特价版是想从小B下手,通过用淘宝流量来吸引小B,对拼多多来个釜底抽薪。然而这样做根本没效果。拼多多崛起的最大原因就是有微信的流量。而小B之所以去拼多多,也是因为它的流量。淘宝特价版如果没有流量,那小B根本不会搭理;如果通过淘宝流量给特价版输血,则淘宝大伤!
结果,淘宝连拼多多一根汗毛也碰不到。我们不得不怀疑,淘宝特价版是淘宝慌不择路的产物,是一种原始本能的对抗反应。如果我们不说这些未来,我们只看现实,那现实就是:拼多多还活着,而且越活越精神,根本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快速死掉。
拼多多版“天猫”
如果拼多多一直是拼多多,那阿里和京东也不必担心什么,大中型商家,也可以完全不理睬甚至鄙视这个“坑多多”平台。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初淘宝进化,脱胎出了天猫,那拼多多就不能继续效仿淘宝,进化出一个拼多多版“天猫”吗?据业内消息称,拼多多不只是要抢淘宝的市场份额,还要抢天猫的市场份额。
面对如此来势凶猛的拼多多,我们不禁要问,拼多的大量低成本流量是怎么来的?
第一个来源:手机绑定拼多多软件。
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之一,也与拼多多CEO黄峥私交很好,段永平用OPPO/vivo手机,把拼多多设置为手机“预装软件”。也有说在把拼多多设置为应用商店的前几名。结果就是成功帮拼多多拿下了3000万用户。
第二个来源:狂吸微信流量
从刚开始的“一元夺宝”,“一分钱抢红包游戏”等初级手段,到后面的“专业的诱导吸粉”。拼多多在微信上吸收了大量微信流量。其中最关键的是黄峥从微信的团队里挖了不少人,微信的人最了解微信内部条款,知道“漏洞”在哪儿,知道怎么玩不犯规,一旦锁定了方法,速战速决,打一枪换一炮,微信在明,拼多多在暗。等到微信反应过来,流量已到手。
结语
黄峥作为淘宝代运营公司起家,在2016年看到聚划算被并到天猫,被天猫弱化,中小卖家哭成一片时,却只有他看到机会所在。能根据自己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冒着风险拉投资,请团队来做拼多多才有了后面的一切。拼多多的成功值得我们思考,对未来形势的正确判断,是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