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自己一直兼职着网约车司机,下班之后拉一个顺风的乘客,也多一份收入。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乘客上车之后,会和我聊天,让我知道每个人内心的故事。
也让对于我写小说有了提供了另一种猎取素材途径,但是后来我的手机接连收到滴滴发来的投诉。说我的车后座太乱,乱放一些书,车一刹车,书都砸乘客的头上。乘客没有地方下脚和位置。有几次面临封号的窘境。
1895年有一个运动叫做公车上书,它所起的历史作用非比寻常的,它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而我这个对于书的喜好则是自己每天把不同类型的书籍往车后座一放,我戏称为私车上书。当然这个也算是认为自己读书运动的开端。
但是日积月累,已看的、还在看的和未看的书;我总舍不得放下,因为对于赚钱,我更愿意将车停下来,好一好约会一下我的情人--书。
一本压着一本躺在那里,乘客想坐一下都没地方,照顾我面子的人不好说什么,直性子的人说我懒得很,我也就呵呵一笑。
其实我也想整理一下,但沉迷于书中,看完随手一扔就忘记整理了。这也可能是我邋遢的主要表现吧。
而且我每天拿着两部手机,一部手机用来看新闻,一部手机用来看微信公众号的好的文章,并复制粘贴在手机的有道云软件中。
回到家第一件事把这些优美的简书上的文章和大神的文字打印出来。
同时要抽出一定时间看和简书微信群的朋友聊天,我觉得一个人再有看书的时光也要腾出时间和朋友叙旧,因为你不能脱离生活,离不开朋友。
已记不起一天之内第几次整理后座的书籍,原本计划一天只看一本书,但是内心还是抵不过各种书的诱惑。
早晨读一两篇民国时期的精美散文,最让我找到读书的乐趣了,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
无论是深秋还是初春,一篇好的散文,读过之后都会让窗外的平常景色变得美丽起来。
中午或者下午会挑一本小说或人物传记读一读,写一写读书笔记。
就像今天(2016年10月28日)我在网上写的那样,读小说是阅读中最好的从现实逃离的办法,拿起或厚或薄的一本书,几页下去,生活的时空与小说中的同步。
然后和主人公同喜同悲,深深的投入后还会时常感觉自己变成主人公,那种感觉就会更加刻骨铭心。
即使小说读完合拢,一时间无法从虚构的情境中摆脱出来,有好长的弯要转,好的小说一般都有这样的力量。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老师,住的地方和上班是两个县城,有时候开车上班会经常迟到,会被校长批评一下。
因为我的很多文章的灵感都是在行驶途中灵感一想,就把车停在旁边,拿出纸和笔零碎的写出来,然后仿照车上的书本润色一下,存于读书笔记或手机中。
或者下班的途中停车休息一会儿,脑子迷糊中想到一些东西赶紧写下来,但是比较粗心的将写过的纸片随手一扔,等睡醒之后已不知扔往何处。
但短暂回忆之后还能记起来,仍会伤感一下。毕竟那是原稿啊!
我每天上下班于乡村,去西安的机会不多,所以也无缘逛一些大书店。
但并不妨碍可以看一些好书,因为之前在广阳村(西安一个普通的村子)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时候,还留有村级图书馆的钥匙,周五下去接送媳妇的时候回去淘几本好书,当然前提是并未给人家说。
村会计是一个非常认真仔细的老干部,他肯定知道书有所减少,没有更换钥匙说明他还是知道我来过。
也很感谢这位老干部,相处的五年时光很快也很幸福,也幸于村委会这些图书继续衔接我与广阳村的缘分。
其实我平时也很爱逛书摊,那里的书很便宜,幸运的话还能碰到书之前的主人一些读书笔记,这也算是一种跨时空的交流吧。
如今书摊和报刊亭在城管和城市的发展中慢慢消失了,但面对真正的废墟,我还是多少有些怀旧。
因为逛书摊与买书,我很少有机会和时间进大而豪华的书店,恰恰是看似散乱而有小的店中,才始终拥有一种闲散的淘书与读书的乐趣。
不过我想,这样的乐趣随着书摊的消失而被迫减少,这样不得不尽早培养逛起大书店习惯,却遗憾没有机会再碰到有读书笔记的旧书了吧。
已过三十的我,再谈到读书,早已过了功利的阶段,翻书不再是为了拥有一种谈资,或是填补头脑的哪项空白。
除去工作中的翻阅资料,写工作材料,生活中的阅读已经变成一种纯粹的乐趣。
偶尔发表一篇文章赚取稿费也增添了读书一丝快乐,读书需要一种好的心情,更需要拥有一段能让自己放松的时间,但痛苦的是:偏偏这两点,在某种时刻我很难值得拥有,这或许是平淡的生活太过乏味惹的祸吧。
去年范冰冰演的武则天很是热播,当然故事情节已经翻拍了N遍,就像我整理出车后座的书也有很多次,还是那么乱。
但它们像电视剧演的三宫六院的妃子,而我就像皇上不知那一天会高兴地宠幸那一本。明知书架的妃子都很好,不知宠幸那一位,揭那一本书的牌子,其他几本都会被乱扔在冷宫中。
有时候看书累了就睡,在某种程度上错过了与家庭真正皇后的亲热的热情,看书和看孩子,都可以办到却很难同时做的更好,看到滴滴软件有乘车的乘客,我却视而不见,这时的我是不是该有一点内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