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和做自己,是当下比较受关注的话题。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各执一词。我倒觉得,事无对错,就看你怎么解读。言语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千人千面,千种思想,千种解读。
赞同的一方认为,活在当下,活出自我,就是放开过往的束缚,做真实的自己。因为太多时候,我们为了别人而活,为了大众的眼光而活,为了父母的期待而活。为此我们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自己的执念,努力去成为别人眼中的上进,别人口中的优秀。却心痛的看着自己的梦想渐行渐远,然后实现理想的信念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如此往复循环,岂不是没有人能拥有自己的梦想?所以,赞同方坚信,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活在当下,活出自己,势在必行!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要为了梦想而努力!
持反对意见的一方则认为,活在当下,做自己,太过自我。很多人打着“做自己”的旗号,不遵守公共道德,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美其名曰“做自己”,实际却是一种无视他人的自私行为。还有人因为要“做自己”,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因而放弃了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我想说,这种不能叫做活在当下,活出自我,这种只是对“做自己”的一种曲解,是不想努力奋斗,而给自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活在当下,活出自我”,是让自己对当下的自己有觉察,从而拥有更精彩的生活,而不是让自己守住安逸的过往,一成不变。所以请不要过度解读它的意思。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大概是说“快乐成长”会害了孩子,不能什么都顺了孩子的意。我觉得这和曲解“活出自我”的意思差不多。“快乐成长”和“坚持原则”,两者并不冲突,为什么一定要让它们对立呢?是真的怕“害了孩子”,还是本身就喜欢这种“非黑即白”的言论?世间事那么多,真的都是非分明,非善即恶吗?如果真的这样认为,我推荐你去看看最近大火的电影《哪咤之魔童降世》(因为太喜欢,不自觉的做了个广告,哈哈哈!)。作为魔丸降世的哪咤,一定为魔吗?作为灵珠转世的敖丙,一定成仙吗?魔一定为魔?仙一定是仙吗?何为魔?何为仙?我想说:“懂克制,不肆意而为,存善念,魔亦成仙。”因此,让孩子做对的事和让孩子快乐成长,并不冲突。执行中的困难肯定存在,但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相比,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我们不能因为难,就用是与非来做简单的判断,我们选择将关乎孩子的一生。
无论“活出自我”还是“快乐成长”,都是有底线有原则的,它们不是你触碰底线放弃原则的借口。最后,借由一行禅师的话结束本文:“外界的五光十色,并非你的敌人,你的敌人,是缺乏觉知,是失去正念。”
让我们都心存正念,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