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小记

《敦煌小记》

一念起,波澜兴。

没有多少犹豫,

一如从成都,

来到这淡到没有风味的新疆。

我从西北的天寒地冻中,

踏入黄土高坡的扬尘里,

也不过是一念的兴起。

在乌鲁木齐的大雪中起飞

落于敦煌的黄沙围城中

时值年初,

敦煌这个承载千年历史的小城——

人少、车马也少、道路空空。

我可能看到了一个真的敦煌——

不美、不热闹、古旧又敦重。

出奇地朴实,绝顶地素净,

梦中就是这番模样。

就我一个,全世界。

浅浅呼吸一口空气,

干燥的暖暖的  让人犯困。

北方特有的天高云阔,

白桦树笔直立着。

黄沙将敦煌围城,

像一匹蠢蠢欲动、眼泛幽光的饿狼。

无霾,天空光芒万丈

这就是众多书籍里的那座城啊!

那飞天的传言不知是发生在哪寸土地?

反弹琵琶的仙娥是丰腴清瘦?

观世音的千手是否斑驳了大半?

长城阳关玉门如今又是哪般姿态?

书中都有记载,却又难猜。

敦煌  久仰大名  幸会幸会

如今这三步一客栈、五步一酒店,

与千年前的三步一楼坊、五步一街肆,

可有相像?

如今这门内快鞭驱骑、门外屠宰烹煮的牲畜骆驼,

与千年前命运与共、生死不弃的沙漠使者,

可有相像?

岁月流长,许是流走了满城的虔诚。

那么坚韧的你

那么忠诚的你

把脚埋入鸣沙山的砂砾,

冻得一个哆嗦,咬牙跋涉而上,

和太阳一起升起,追赶自己的影子。

在山顶上踢下一朵沙浪,

竟真的像一泓溪水般流淌而下。

就我一个,静谧

沙山上的老年爬梯

看月牙泉越变越小、轮廓越加清晰,

在离她触手可及的好位置,

掩上口鼻,躺上一觉,你瞧

头顶风云浪荡,沙山巍峨不动

脚边的那汪月牙,精巧夺目。

几千年的你,奇迹

看见你,双手双脚举拇指

于我而言,月牙泉很大:

有一半泉水透彻,游鱼活泼;

另一半薄冰耀眼,芦苇飞舞。

多美的奇景啊!人们却说着:

“越来越小了,仿佛随时要消失”,

那番言语中,分明带了哀恸的哭腔。

这里,沧海桑田

冰水相间,奇幻不已

所以那夜,我难得做了梦:

还是那个赤足的我,

她跳跃在砂砾中,来到躺觉的位置,

伸着腰转头就要躺下,

眸光中没有闪过波光粼粼……

醒来之后,我告诉自己:

做回那个从不梦魇的女孩子吧!

浅望一眼,余生足矣

做回不做梦的宝宝

那个讲解员开了10个窟门,

我方能窥见莫高窟的精致绝伦。

几个故事说罢,她便一味重复:

莫高窟原本的宏大磅礴,如今的残破萧瑟,

尽管如此,莫高还是只增不减的文化高地。

源于网络

源于网络

每行一步,震撼越大,疑问更深:

需要多少人共同的信仰,

才能让十个朝代连续一千年创作呢?

我开始对佛学有了些许好奇,

菩提与观音的联系、因果之间如何转化。

莫高窟千年,无尽言语

疼惜月牙泉水,

疼惜莫高窟画,

如若不然,便疼惜那只驼峰偏瘫的老骆驼吧!

凡此种种,

观自内心。

面朝沙海,心境无边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世界的敦煌,

但她此刻,是我的敦煌。

再见,奇迹。

关于小蜗:女汉一枚,尚自由,爱书写。有言: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此文由小蜗原创出品,如需转载,必请告知。                                    联系小蜗:18728303012(微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