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第三次到河源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来河源是报考江东新区的岗位的,报名,笔试,面试。如果过了,还会再来这儿罢?
在英德掌握的客家话,来到河源多少能用,也不会感到非常生分。河源说是广东省人均水资源,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体验过后还是宜人的,于是也渐渐接纳了。
只是想到自己的婚嫁,想到父母日后要养老,想着这个城市,或许也待不了太久罢?总是要想一些以后的生活...也罢,过好今日,才有以后。
河源还有个客家博物馆,这倒是以前未听闻过的。总是梅州是天下客都呢,现在还没想明白它凭什么?建筑?还是起源?但河源却是南越王赵佗的驻地?想来客家只有粤赣闽一带才有,当年中原北迁之人,融入当地生活,又分化出地域、音域的差异。
两千年尚且如此,至于人类至无数年的更替,今形成各种语言和文化,亦不足怪了。我本潮汕人,奈何却融不入潮汕文化,要远走他乡了么?又或者是我想去认识这个世界,我向往未知,更向远行呢?
我没有答案。人生百年,既长也短。我们却计较了这么久,却盘算了这么多。人活着的乐趣,始终回归于思考么?还是说一切只是本能的偶然呢?
人生,真是莫名,又是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