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5点---7点)大肠经当令,监仓之官(又名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天门与地户,这个时辰是天门地户开,排毒渣出。大肠功能是吸收水分营养,排出毒素和渣滓。肺和大肠相表里,肺气弱,排便不成形。
万病皆由大肠起,人产生36种毒素,179种疾病。肠道就是个垃圾箱。正常体重70公斤,宿便在几公斤至十几公斤。而一个175厘米90公斤的人宿便至少有20---40公斤。
而正常健康的大便被称为四A级(香蕉状、金黄色、无臭味、屁也无臭味、每天卯时准时排便)。相信现在能达到这种标准的是屈指可数的。好多人认为自己不便秘,觉得每天排便就是健康的。很多时候大便干像羊粪蛋,还有便溏不成形粘马桶这些都是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的,说明肠道健康已经在给我们发信号了。
便秘类型:一、阳气不足:有便意而努挣乏力,难于排出,易汗短气,神疲懒言,大便排出困难,畏寒怕冷,肠道堵塞引起的便秘,便秘时间长。用葫济堂食疗方:淮莲3克、黑草3克和五仁3克。
二、津血亏虚:大便干结如栗,口干舌燥,面白无华,眩晕心悸,耳鸣健忘,肠道蠕动无力,肾虚导致的便秘。食疗方:桑杞2克、麦味3克、五仁3克和胶圆2克。
三、肠胃积热:大便燥结,身热面赤,腹部胀满,按之作痛,口舌生疮。用葫济堂食疗方:大凉2克、三花1克和五仁3克。
四、腑气郁闭:便秘兼有情志郁闷,腹胀纳呆,嗳气。用食疗方:苏荔3克、五仁3克和青草2克。另外还需要通过释放情绪来彻底解决问题。
腹泻类型:一、风寒泻:泄泻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舌苔白腻。食疗方:姜苏和黄草。
二、湿热泻:泻下水分较多,或如水柱,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时感腹痛,泛恶纳呆,肢体倦怠,或伴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方:三金三花和木瓜。
三、伤食泻:腹胀腹痛,痛则欲饮,泄后痛减,粪便酸臭,或欲呕吐,不思乳食,舌苔厚腻或微黄。方:山苏和三花。
四、脾虚泻:多见食后作泻,大便稀溏,色淡不臭,时轻时重,易反复发作,面色萎黄,消瘦神疲,舌淡苔白。方:淮莲和黄草。
五、脾肾阳虚: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方:淮莲、黄草和黑草。
大肠湿热:发热腹痛,泄泻或下利脓血,伴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小便短赤。方:凉草3克、花草2克、三花3克和木瓜2克(香连液灌肠)。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宋美玲经常灌肠来保持肠道健康。人要健康长寿,肠中无渣滓。
肠炎引起的原因:一是情绪引起的。人生气胃和肠道瞬间停止,腐蚀肠粘膜导致肠炎。
二是吃肉。人的牙齿没有肉食动物的牙齿尖利。人最好是吃素食比较健康。古代的时候皇帝祭天或者大型活动后才吃肉。也是有非常多的智慧在里面的。吃肉需要5天左右才能排出去。大量吃肉最容易导致肠炎、直肠炎、结肠炎、胃肠炎,再往下腐蚀容易患癌。吃肉过多无法正常代谢到内脏会变成尿酸过高。多吃五谷杂粮养脾胃。脾胃好身体健康。脾是不喜肥甘厚腻的食物的。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关于年仅29岁的吃播网红泡泡龙用生命来告诉我们胡吃海塞的后果很严重,真的是很痛心的一件事情。
大肠的病症为肠中阵阵切痛,并伴有肠鸣;如果再感受了寒邪,就会立即引发泄泻,脐周会出现疼痛,其痛难忍,病人不能久立。治疗穴位为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穴。
大肠经外邪所致疾病有牙齿疼痛,颈部肿大;经气过盛,就会出现经脉所过之处肿热的病象;经气不足,就会出现发冷颤抖、不易回暖等病象。所主治之病为津液出现异常,眼睛发黄、口中发干、鼻流清涕或出鼻血、喉头肿痛以致气闭。肩前与上臂疼痛、十指疼痛而不能动弹。
湿一定有寒,而寒不一定有湿。所以说要调整我们的体质非常重要!平和体质是最健康的体质。身体健康要结合情绪一起整体的调理。中医里说上医治病医心。但是在有疾病的时候要懂得如何正确辩证和调理自己的身体也很重要!学习身心灵健康可以省钱省时间。可以让家庭氛围更加的和谐幸福!中医讲究整体论治。让我们都成长为自己最好的健康守护使者吧!